立陶宛跟中國翻臉》國會議員提案認定維吾爾人遭種族滅絕 在台灣設館無懼經濟制裁

2021-04-07 21:16

? 人氣

立陶宛新執政聯盟9日決議支持「為自由而奮鬥」的台灣人民。(取自facebook.com/tslkd)

立陶宛新執政聯盟9日決議支持「為自由而奮鬥」的台灣人民。(取自facebook.com/tslkd)

中國藉由與歐盟談成《中歐投資協定》的良好氛圍,2月趁勢和中東歐17國舉行元首峰會,且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與會,但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僅派部長級官員參加,而立陶宛隨後決定退出該機制,且遭中國制裁的立陶宛國會議員薩卡利耶涅更提出決議草案,認為中國對維吾爾人的迫害是種族滅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歐盟3月對4名迫害維吾爾人權的官員和企業祭出制裁,這是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歐盟再次制裁中國,結果中國立刻制裁10名歐盟成員國的國會議員和學者,薩卡利耶涅(Dovilė Šakalienė)是其中1人,也是目前唯一被中國制裁的立陶宛人,她也是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成員。

控中國犯下種族滅絕

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LRT)6日報導稱,薩卡利耶涅表示,中國對維吾爾人的迫害符合聯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UN Genocide Convention)定義,立陶宛正在協商回應此事,「決議案會設立與中國往來的明確方針,表明我們不能接受的事,以及我們堅持的原則、明確的紅線」。

薩卡利耶涅說,預計4月22日舉行決議案的聽證會,國際專家和「再教育營」被關押者的家屬會出席,「部分國家的國會會合作表明態度:我們無懼脅迫,我們會一致捍衛歐盟的基本價值」。現任智庫「歐洲觀點」(European Values)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楊達(Jakub Janda)質疑,歐盟認為中國犯下種族滅絕的可能性。

立陶宛記取歷史教訓

「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盟主要國家害怕中國的經濟報復」,楊達向LRT表示,「這些國家試著放軟態度,以免激怒中國,這(或許可說是)軟弱的綏靖政策」。《德國之聲》駐波羅的海地區特派員艾格特(Konstantin Eggert)認為,儘管立陶宛會在經貿上遭遇中國報復,但其決定是明智之舉。

艾略特直言,立陶宛身為中小型歐洲國家,為何膽敢反抗中國和俄羅斯,「歷史給了解答,立陶宛記取教訓,他們和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在20世紀被史達林(Joseph Stalin)併吞...... 若想受到尊重,就要堅守立場,並準備好有所犧牲」。他亦稱,中國若對立陶宛祭出經貿制裁,反而有助於立陶宛開拓新市場。

希望獲得美國支持

艾略特指出,立陶宛希望堅持對抗中國態度被美國注意,因為美國是立陶宛在北約(NATO)的重要盟友,「拜登政府正在進行的中國政策,看起來不會和川普時期有太大差別,且北約遲早要定調整體對中國的態度」。另外,立陶宛外交部稱,由於中國主導的「17加1」不是正式機制,不用宣布退出,而是直接不參與。

立陶宛也計畫在台灣設館,立陶宛經濟創新部長雅莫納提(Aušrinė Armonaitė)提出修法草案,以利在非邦交國設立經貿代表處。據悉,立陶宛一旦修法完成,可望在2021年底前在台灣設館。立陶宛外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透露,計畫在新加坡、南韓開設大使館,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中歐投資協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
中歐投資協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

在台設館具政治用意

LRT稱,立陶宛2019年對中國貿易額高達2億7700萬歐元,對新加坡的貿易額也不低,約2億1600萬歐元。蘭茲貝吉斯告訴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雖然新加坡是城市國家,卻是立陶宛在該區域的重要貿易夥伴」,而駐南韓大使館則預計2021年下旬開設。

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研究所學者安卓約斯卡斯(Konstantinas Andrijauskas)先前直言,立陶宛決定在台灣設館,代表檢視自身與中國的關係,儘管會遭到中國經濟報復,但影響有限;立陶宛的中國波羅的海工商協會會長費達拉維奇(Tomas Fedaraviči)認為,在台設館的政治用意大於經濟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