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佔每年掉1%到3% 台灣蝴蝶蘭要扳回一城 得先挺過對手這3波攻勢

2017-10-30 08:30
台灣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處日前首度在駐外使館內舉辦蝴蝶蘭展,藉此宣傳台灣及台產蝴蝶蘭,一周活動吸引超過200名大使及當地政要。(資料照,尹俞歡攝)
台灣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處日前首度在駐外使館內舉辦蝴蝶蘭展,藉此宣傳台灣及台產蝴蝶蘭,一周活動吸引超過200名大使及當地政要。(資料照,尹俞歡攝)

10月中台灣駐WTO代表團在瑞士日內瓦舉辦台灣蝴蝶蘭展,希望藉此宣傳台灣及台產蝴蝶蘭,一周活動吸引超過200名大使及當地政要。《風傳媒》在赴瑞士採訪之餘,也就台灣蝴蝶蘭產業為題製作後續報導,盼藉此更進一步了解位居台灣精緻農產外銷之首的蝴蝶蘭,在國際市場上所面對的挑戰。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的辦公室裡,有座半面牆的櫃子,裡頭擺滿星巴克的城市杯,數量超過70個。「裡面9成都是我自己蒐集的,這9成裡又有9成的行程跟蘭花有關,」曾俊弼得意的說。

全世界86個國家,如今都能買到來自台灣的蘭花。曾俊弼頻繁造訪世界各角落的行程,除了反映台灣在國際蘭花市場的版圖不斷擴張;另一面也透露市場競爭越演越烈,台灣業者無法再關在島內埋頭苦幹。

20171029-SMG0034-S02-風數據/蘭花專題。台灣蘭花出口版圖。切割圖-3
 

全球蝴蝶蘭苗株供應量 3成來自台灣

在蘭花產業中,蝴蝶蘭最受消費者喜愛,也是蘭業生產大宗。要生產一盆一般生活中常見的蝴蝶蘭,各國業者多會分瓶苗、小苗、中苗、大苗直至抽梗苗,以階段接力方式栽培,就像台灣業者培育種苗後,養至中苗再出口日本,由當地業者接手催花、養至成花然後販售。若單以苗株供應量來看,去年全球市場共供應3億多株蝴蝶蘭苗,其中5成產自荷蘭、3成來自台灣,其餘2成來自東南亞國。

20171029-SMG0034-S02-風數據/蘭花專題。進擊的荷蘭。切割圖-2
 

曾是全球蝴蝶蘭供應主力 卻節節敗退

台灣的蝴蝶蘭有超過9成出口,曾經是全球蝴蝶蘭供應主力,也是國內精緻農業外銷金額首位。然而根據農糧署資料,台灣的蝴蝶蘭出口金額,已在連續多年成長後,於3年前首度開始下滑。

20171029-SMG0034-S02-風數據/蘭花專題。消逝的蘭花王國?切割圖-1
 

「美國掉1成,新興市場成長1倍也還是補不回來,」曾俊弼直言,荷蘭平價蝴蝶蘭大舉進攻歐、美花卉市場,讓台灣蝴蝶蘭節節敗退,市佔每年正逐步以1%至3%下降中。究竟荷蘭業者有哪些攻勢、讓台灣業者只能咬牙苦撐?

【荷蘭的進擊1】自動化管理 優化成本結構

21世紀初,荷蘭業者開始打入蝴蝶蘭產業,向台灣業者買來種苗後,透過自動化生產、規格化產品等方式大量生產、快速搶市。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副理事長、麒欣蘭業總經理許志堅指出,小農模式起家的台灣蘭業,1人最多管控300至500坪的溫室,但在荷蘭光1個人就能管理1萬坪溫室。其他荷蘭業者優化生產成本的方式,還包括只培育可市場化的種苗;事先精算、調整每盆花的高度,確保蝴蝶蘭能依序放入設計好的層架以節省運輸成本等。

曾俊弼坦言,荷蘭雖然經營蝴蝶蘭市場不到20年,但其他花卉產業已有百年歷史,意即大規模生產、企業化管理花卉產品的方式早已存在,只是把這些技術用在不同花種上而已。隨著全球化市場講求成本低廉,荷蘭業者面臨成本下修的壓力,只要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自動化配比,降價還是能獲利。相較之下,台灣業者很容易走上削價競爭路線,導致在以價格、產量為導向的全球化市場中失利。

20171011-台灣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處9日首度在駐外使館內舉辦蝴蝶蘭展,現場蘭花遍佈。圖為各國大使與日內瓦當地政要正欣賞著蘭花。(尹俞歡攝)
台灣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處日前首度在駐外使館內舉辦蝴蝶蘭展,現場蘭花遍佈。圖為各國大使與日內瓦當地政要正欣賞著蘭花。(資料照,尹俞歡攝)

【荷蘭的進擊2】整合育苗系統 生產流程一條龍

台灣由於產業發展早,蘭花配種技術強,在產花供應鏈中扮演最關鍵的種苗供應者角色,許多美、日及荷蘭業者都會從台灣進口苗株。 (相關報導: 風數據》原來台灣已經不是蘭花王國了!這個國家花不到20年就搶走台灣寶座 更多文章

然而荷蘭如今也開始將觸角伸向種苗市場,並採用特定技術,讓下游業者只能全程採用同「荷蘭系統」。業者分析,荷蘭業者使用培育土「圃樂格」種植種苗,讓後續的小苗、中苗、大苗等一連串栽培過程都只能適用同一系統的種植材料,無法移植至像台灣業者常用的水草培養土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在職場上想贏得尊敬,做到這些全是必須的!10件最重要的小事,建立個人好形象
李強入主上海:中國四大直轄市一把手,全是習家軍!
推動公投、錯估情勢:庫德自治區領袖巴爾扎尼宣布辭職
孩子四肢抖、甚至學狗叫,可能不只是「靜不下來」!99%台灣人不知道的妥瑞氏症真相
為什麼台灣蘭花再貴也有人搶著買?這3個獨門秘訣 別國學不來
3D列印把肋骨印出來了!肋骨骨折不想吃藥慢慢好,這項新手術時間短、併發症低
風評:欺騙民眾,燒煤加燒錢,一起來顧能源政策的面子!
感情是靠「經營」的啊!過來人經驗分享,有做這10件事的情侶比較不容易分手!
孫慶餘專欄:「維持善意」就是兩岸關係新模式
梁國源專欄:「黑色星期一」會不會重演?
謝青龍觀點:台灣學術的空心化與經典教育的失落
公孫策專欄:全民?談何容易!
趙天麟觀點:開創大高雄新格局就從市長初選辯論開始
張若羌觀點:烽火連天,總統閃邊
大家都被自動校正功能寵壞啦!連native speaker都常拼錯的50個單字,你還能寫對幾個?
陳美彤觀點:改革司法,要使人民「有感」
觀點投書:柯文哲有權撤換分局長嗎?
錢鋼專欄:中共十九大報告語象分析─左右矛盾混合體
觀點投書:工人再度勝訴,執政者何時跟上?
觀點投書:中國正在把台灣人才「去國際化」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她用20年採訪經驗,道出那些新聞工作者鮮為人知的辛酸…
不,歐普拉和祖克柏不會救我們:《不能光說NO》選摘(2)
雙北將合推30天定期票 無限次搭捷運公車
俄羅斯女大生地鐵撩裙拍片 呼籲重視偷拍性騷擾問題
加泰隆尼亞獨立風暴》西班牙萬歲!反獨立民眾大舉示威 獨派領導人進退兩難
美專家:南北韓若開戰 不用核武也能奪走30萬條人命
歧視原住民?高中國文課綱刪《台灣通史序》連勝文怒批:要去中國化就正大光明一點
加泰隆尼亞宣布獨立 世界各國怎麼看?
出席鬧熱關渡節踩街 柯文哲「一副鳥樣」裝扮超吸睛
抗衡中國一帶一路 日本欲聯手美印澳建立戰略機制
籌劃中國總理李克強首次訪問日本 兩國外交部高層展開協調
不還假就搗蛋!學生團體遊行「驅散惡鬼政客」 呼籲勿修惡勞基法
川普「通俄門」大進展? 大陪審團首度起訴 最快周一逮捕相關人士
加班主持綠能會議 賴清德要經濟部提再生能源具體方案
《射雕英雄傳》有了英譯版!譯者:武功招式不難翻,最難是如何讓招數「流暢」
綠營舉辦首場台南市長初選辯論 趙天麟高聲呼籲:高雄也應儘速辯論,三場五場不嫌多
羅興亞人種族屠殺》分析家:國際社會施壓翁山蘇姬 緬甸恐將走回軍事獨裁
「一例一休」行政院版修法版本明後天出爐「7休1」規定可望鬆綁
「熟悉台港澳事務」港媒報導原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將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長
【Gene思書齋】掌控人類就能統治全世界!喵星人與貓奴的千年真愛故事
希特勒詐死?CIA檔案照揭密:希特勒二戰後至少還活10年
新北市長選戰》賴清德出席吳秉叡登山活動:不是造勢演講會,所以不能講太久!
數學不好也可以進金融業?在美國投資銀行工作的學長分享,更重要的關鍵是...
「中世紀落後習俗!」十月革命百年將屆 俄總統候選人籲下葬列寧遺體
黃國昌爆獵雷艦挪用預算高達38億 國防部:依法行政無弊端
日韓遊客訪台最愛這一味!外國朋友想買伴手禮,推薦什麼好?這9種最具台灣代表性
新北市長選戰》吳秉叡登觀音山 賴清德現身助陣 吳:我們是20年的朋友
中共政委新規定:全體成員向習近平述職
甘迺迪案解密檔案:截至目前最受關注的要點
喝優酪乳顧腸道,但好菌真有進到體內?專家:不是菌數愈多、菌種愈多就是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