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正在把台灣人才「去國際化」

2017-10-30 05:30

? 人氣

作者認為,十九大後中共「軟促統」,會讓台灣人才「去國際化」。(AP)

作者認為,十九大後中共「軟促統」,會讓台灣人才「去國際化」。(AP)

十九大之後,中國對台灣的軟硬統戰會逐漸加強,那句「台灣同胞享有和中國同胞同等待遇」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李明哲事件會逐一增加,因為台灣同胞也是中國同胞,自然也「享受著」中國的司法。但是一方面,軟的統戰,會砸重金,聘請和吸收大量台灣人,從之前的商人和少數買辦,現在開始滲透學校、學生以及碩博士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軟統戰比硬統戰更可怕,因為軟統戰已經造成「人人皆是買辦」的場景,就算是一個學生都可能變成遊走兩岸的買辦,此外,學術和教育界的統戰吸收,更是加大台灣人才去國際化的問題。

中國很清楚,台灣過去因為中華民國在台灣加強「對固有疆域大陸地區」的認同感,「重兩岸、輕國際」「重中國、輕世界」「重西輕南」的現象。翻閱二十年前的高中地理,中國地理教得鉅細靡遺,一個省當成一個一個國家在教,但是我們對鄰近的東南亞、南亞、蒙古、日韓、太平洋島國是交白卷的。即便有歐美的地理和歷史教育也是很少的。中文系、兩岸研究很多;東南亞學系、南亞學系很少。所以兩岸變成很多人唯一的世界觀。政治大學教授羅國材的新南向賣淫論、以及把聚集兩岸交流當成國際交流言論、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說沒有到過中國的台灣賤民,卻臉不紅氣不喘,其實都是這個教育文化的產物。

中國很清楚,這樣的文化統戰是無縫接軌的。中國之所以對台灣的統戰會這麼方便跟順利,絕對不只利益輸送,我們從文學、歷史、地理都完全「中國化」,因此台灣根本分不清到底是統戰還是交流,從台商大舉西進中國,到青年去中國創業和唸書,都是一樣的。真要單純從經濟面論,中國比現在東南亞還貧窮的時代就有一堆人去念北京、南京大學,但是現在有多少學生肯去念河內人文社科、朱拉隆功、尼赫魯大學?

所以中國吸收我們會這麼容易、其實正是因為兩岸中國政權一前一後消滅台灣的國際化人才,台灣其實是「除了兩岸,其餘空白」。當久而久之台灣都只在兩岸發展,連語言都不必學,那對台灣才是真正的危機。

*作者為台聯政策部副主任、家教老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