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讚國觀點:台灣是中國的古巴

2021-02-22 07:10

? 人氣

共機擾台行徑不斷,對北京來説,臺灣的地位無異美國的古巴,不除不快,但又不易下手。(空軍司令部)

共機擾台行徑不斷,對北京來説,臺灣的地位無異美國的古巴,不除不快,但又不易下手。(空軍司令部)

自從蔡英文總統2020年連任以來,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2021年7月)的前後時刻,中國何時可能攻打台灣,與美國會如何反應的論述和臆測,甚囂塵上,尤其是統派的政客與新聞媒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們認為,中國以武力統一臺灣是理所當然的國内事務,美國不會馳援,民進黨政府與台獨陷臺灣於險境,咎由自取。

國外觀察家和新聞媒體也不遑多讓,往往以為臺海兩岸的緊張關係遲早引發民主與獨裁體制的軍事衝突,後果難以設想。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2月20日的一期中,就以「如何殺死一個民主」為題,指出美國正在喪失阻止中國攻打臺灣的能力,如果台灣被中國統一,也示意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終結。

美蘇在古巴飛彈危機各退一步

從國内到國外,類似的話語都非常聳動聽聞,前總統馬英九2020年8月「首戰即終戰」的論調,不過是集各種主張之大成,認定臺灣在中國大軍壓境之下,勢必兵敗如山倒,不堪一擊。有些學者、記者和政客更引用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2017年的著作《注定一戰—美國和中. 國能夠逃出修昔底德陷阱嗎?》(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宣稱臺灣恐怕會是中美注定一戰的導火線。

其實,Allison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只是個假設,基本陳述是,一個強權的興起(中國)對既存的唯一强權(美國)多少會帶來改變現狀的恐懼與不安。儘管符合過去500年的歷史經驗(16次衝突造成12次戰爭),這種競爭和威脅未必導致中美兩國必然兵戎相見的結論。大國博弈,即使是民主與獨裁的對抗,推到極致,不見得會以戰爭收場。

一個根本原因是,在中國、臺灣與美國三角關係的壓力結構上,存在一些難以預測的變數,特別是兩個强權無法完全掌握彼此對弱小一方的真正意圖,以及對方為達到目的所願意付出的代價底線,就像1962年持續13天的古巴飛彈危機,即使美國與蘇聯都已劍拔弩張,雙方終究在戰爭邊緣各退一步,防止殺個你死我活。

從地緣政治看,臺灣對於中國,一如當年古巴對於美國,無疑芒刺在背,危機四伏。在相當程度上,不管北京認可與否,臺灣不免是中國的古巴,而非分裂的一省。

除去國共内戰的後遺症與認同糾纏,臺灣的存在是自由民主對中國共產政權正當性的挑戰(華人社會畢竟可以實現民主體制),古巴的存在則是共產政權對美國民主制度合理性的威脅(共產黨居然可以在美洲落地生根)。就國際關係衡量,臺灣與古巴在強國之間的角色互換,厲害有別。

當彼此都無法摸清對方真正意圖

臺灣是一個弱小的民主國家,卻面對強大的中國共產體制的逼迫,但是有美國隔著大海撐腰。古巴是一個弱小的共產國家,卻威脅到一個強大的美國民主制度,不過有蘇聯隔著大洋壯膽。臺灣與古巴都是國際强權政治和現實主義的一顆棋子,任憑大國擺佈。

20210204-國防部自去年9月在官網開設「即時軍事動態」專區,如今近半年過去,共機整體擾台次數已達100次。共機頻繁侵擾我西南空域,是否會對我機件及空地勤人員產生耗損,亦引發關注。(蘇仲泓攝)
國防部開設「即時軍事動態」專區,近半年內共機整體擾台次數累計達100次,對我機件及空地勤人員耗損程度,引發關注。(蘇仲泓攝)

臺灣距中國福建省的最窄距離為130公里,古巴與美國隔著144公里的海峽,相差不大。如果中國或美國有意拿下島國臺灣或古巴,各自的長程導彈可以急速橫越海峽,密集攻打兩個彈丸之地,要夷為平地,根本輕而易舉。只是,不看僧面,看佛面,打狗也得看主人。目前的美國與當年的蘇聯都擁有核子武器,毀滅性的戰爭一觸即發。

事實是,即使古巴在1962年危機期間擊落一架飛越領空的美國U-2偵察機,甘迺迪總統也未興師問罪。根據艾利森1971年出版的《決策的本質:解釋古巴飛彈危機》(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其中關鍵是,甘迺迪難以掌握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到底會如何回應美國的戰爭行動,特別是在東西柏林之間。

對北京來説,臺灣的地位無異美國的古巴,不除不快,但又不易下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然希冀統一臺灣,作為他與開國元首毛澤東平起平坐的歷史功勲。問題只在於,臺灣的背後有一個難以捉摸的美國因素,不只是總統個人的好惡,更有美國政府整體組織的運作與國家利益的算計。

習近平願意承受多大代價?

美國總統拜登或許不會像前任總統川普在言行上對中國擺出强硬態度,但是他顯然讀過艾利森的著作《注定一戰—美國和中. 國能夠逃出修昔底德陷阱嗎?》,也經常尋求艾利森的建言(他在書的第一頁推崇作者),應該理解如何避開掉入「修昔底德陷阱」,又不至於屈居中國下風,尤其是習近平在台海耀武揚威與南海興風作浪對美國國際安全的挑釁。

我們無法斷定習近平的英文程度與政治智慧如何,不過,在他決定侵略臺灣之前,不妨抽空讀讀中文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仔細思考一旦他發起台海之戰,中國與美國是否注定一戰?兩國又如何收拾殘局?他個人、中共與中國更要付出什麽代價?

《經濟學人》2月20日的結論是,如果中國相信它可以完成統一臺灣的任務,代價也可承受,它就會採取行動。《經濟學人》沒有說明的是,什麽代價是習近平可以承受的?侵略者的代價恐怕由不得他片面決定,理由無他,臺灣並非毫無反擊之力,美國大概也不會坐視一個民主國家被共產强權侵佔。

戰爭過後,只要臺灣不被倂吞,浴火而生,獨立難免,這應該是習近平意料不到的終局,更是一個無法背負的代價。

*作者曾任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讚國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