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都想找台積電設廠:半導體自主成趨勢,台灣雖居世界第二,但有隱憂

2021-02-17 13:49

? 人氣

「半導體自主化」成國際趨勢,台灣將面臨哪些課題?(圖片來源:台積電提供)

「半導體自主化」成國際趨勢,台灣將面臨哪些課題?(圖片來源:台積電提供)

歷經貿易戰、科技戰、武漢肺炎疫情及車用晶片大缺貨,各國紛紛體認到半導體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半導體自主化」將成國際發展趨勢。台灣半導體業位居世界第2,有喜也有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雄心壯志發展半導體產業,原先規劃2025年半導體自製率達70%。只是美中關係緊張,美國以領先的半導體作為對付中國的利器,成功圍堵華為,迫使華為出售旗下品牌「榮耀」,市占率大舉流失。(延伸閱讀:中國大陸傾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我們穩贏嗎?)

榮耀手機在大陸銷路頗佳(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榮耀手機在大陸銷路頗佳(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華為手機事業受重擊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統計,2020年第4季華為智慧手機出貨量僅約3200萬支,較蘋果(Apple)、三星(Samsung)、小米、Oppo及Vivo出貨量少,排名落居第6,是華為6年來首度跌出前5名之列。(延伸閱讀:聯發科能搶到新訂單?華為忍痛切割後,榮耀將重新採購5G晶片)

研調機構IC Insights預期,中國先進半導體設備採購難度將越來越高,未來5年、甚至10年,在自給自足方面將難以取得重大進展,至2024年半導體自製率將僅約20.7%。

中國半導體發展雖遭遇阻撓,不過,建立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鏈目標依然不變,一方面大力支持第3代半導體發展,一方面針對28奈米、65奈米及0.13微米以下半導體業推出免稅政策,範圍包括晶圓製造、IC設計、封測及材料等。

武漢弘芯擘畫時氣魄極大,找來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掌舵,手筆震撼業界(圖片來源:武漢弘芯官網)
中國大舉鼓勵投資半導體,業界爆出不少「爛尾」爭議,如武漢弘芯找來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卻在兩年內夭折(圖片來源:武漢弘芯官網)

美國雖為全球半導體龍頭,但為重振日漸式微的半導體製造,美國國會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內容包含對半導體製造的獎勵措施,協助英特爾(Intel)、三星與台積電等在美國當地建廠。

歐洲聯盟對半導體發展也不鬆懈,尤其車用晶片短缺迫使車廠產線停擺,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還為此向台灣求援,更加深了危機感,規劃打造完整的半導體生態系。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表示,「半導體自主化」已成國際發展趨勢,觀察各國半導體發展狀況,對於台灣半導體業短期尚不致產生威脅,反而創造許多機會。(延伸閱讀:台大清大都落榜!半導體公司最常邀這間私立科大畢業生面試

劉佩真指出,中國半導體業在美國干擾下,政策效益恐遭削弱,短期難以大幅提升。日本與歐盟各有所長,日本的強項在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歐盟則以車用電子為主。

美國因英特爾先進製程技術發展遭遇瓶頸,在半導體製造方面有缺口,不過,劉佩真說,美國新興科技發展依然領先全球,未來在半導體領域仍將穩居霸主地位。(延伸閱讀:「台積電太強,美國很焦慮!」日經:當年把生產丟來亞洲,現在又拼命請人去設廠)

英特爾(Intel)晶片委外大單將由誰吃下,仍是個謎。(圖/Morton Lin@ flickr)
英特爾(Intel)晶片委外大單將由誰吃下,仍是個謎。(圖/Morton Lin@ flickr)

劉佩真表示,台灣的優勢要讓全世界看到,利用本身的競爭優勢,與各國展開合作。台灣晶圓製造高居世界第一,尤其台積電製程技術領先全球,是台灣半導體業最關鍵的核心。

產能吃緊 誰能搶到晶片成大問題

隨著台灣半導體產業登上國際舞台,廠商勢必面臨更複雜的問題,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台灣區總裁暨全球行銷長曹世綸說,除了商業相關的決策,「企業執行長也需要學習做個政治家」。

以這次車用晶片缺貨為例,曹世綸表示,車廠過去並不是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直接客戶,但晶片嚴重短缺,迫使車廠減產,紛紛透過政治管道來台求助。(延伸閱讀:彭博社獨家:拜登政府將直接對台灣施壓,要求台積電、聯發科解決車用晶片缺口)

為緩解車用晶片供應挑戰對汽車產業造成的影響,晶圓代工廠計畫重新調配產能供給,增加對全球汽車產業的支持。

晶圓代工廠原訂的生產排程將因而被打亂,這對業者營運不見得有利。曹世綸說,廠商若不妥善回應,不排除可能遭到貿易限制或國家政策等政治手段反制,不可不慎。這是台灣半導體業壯大的同時,需要注意的課題。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