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聽到「爸爸,加油好嗎」都壓力超大,陪產、育嬰公司又不諒解…融入式父職的大難題

2019-12-15 07:30

? 人氣

融入式父職的難題:爸爸不夠加油嗎?(圖/想想論壇提供)

融入式父職的難題:爸爸不夠加油嗎?(圖/想想論壇提供)

阿明是一位新手爸爸。產前他會陪太太做產檢,也一起上過產前教育課程。每次請假,公司主管、同事都會表現出「為什麼要為了這種事請假?」的態度,但這不是阿明氣餒的主因。真的讓阿明氣餒的,是對於陪產細節滿滿的不解。資料少、教材少,甚至如果開口詢問,還可能得到「怎麼連這個都不懂」的臉色,或者是完全相反的建議,讓他更摸不著頭緒。結果生產那天,他手忙腳亂,搞砸了不少事。他想多陪太太一陣子,但父母卻暗示說,既然幫不上忙,那不如早點回到崗位工作,畢竟賺錢養家才是男性的義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阿明不禁感嘆:「每次聽到『爸爸,加油好嗎』這樣的說法,讓我覺得,是我不夠努力嗎?好像只要我自己一個人加油,就可以解決那麼多問題。我不認同,為什麼現在提到這些事,結論好像只有一句爸爸不夠努力?」

隨著性別平等的發展,傳統性別分工的界線逐漸鬆動。除了婦女就業比例提高,社會也開始鼓勵男性成為「融入式父親」,不要只做賺錢養家的角色,也應該參與照顧子女的工作。確實,我們也看到年輕一代的爸爸們,比起先前的世代更願意陪伴子女。

然而,意願似乎未能轉化為有效行動。據行政院性平會107年的「就業保險被保險人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給付」件數中,男性申請者雖逐年上升,所佔比例仍不滿兩成[1];而衛福部國健署105年的「第12次家庭與生育調查」中,男性雖然是主要陪產者,整體陪產率卻也只有四成左右[2]

父職參與提升有限,是爸爸們不夠加油、不夠努力的關係嗎?──恐怕不只如此。在許多經驗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男性轉換父職的過程中,仍有三個尚未解決的難題:

缺乏支持系統,爸爸有苦難言

有些爸爸提到,陪產過程中,深覺自己被排除在外。「大家都鼓勵爸爸應該要陪產,但醫院對爸爸陪產的態度,卻又不是那麼正面。」爸爸們並非不想做些什麼,但先是對於自己該不該進產房陪產,坊間就有兩派不同主張;進了產房後,雖然知道要提供支持與陪伴,但具體而言到底該怎麼做?事前缺乏準備課程、當下也缺乏引導,往往只能不知所措,「無聊,無助或無奈。」[3]

再翻看因應懷孕而發放的國健署《孕婦健康手冊》,陪產相關資訊大約只有「給準爸爸的話」兩頁左右的篇幅[4],佔比不到全冊的十分之一,且多半未對細節多做說明;也因為篇幅限制,造成「提供概念,不談操作」的局面,使爸爸們「知道該做,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在產後的分工上,許多爸爸擔任起次要照顧者。他們發現,由於工作限制了陪伴時間,孩子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比與自己的關係更加緊密,例如餵食或是安撫哭泣的孩子時,孩子堅持只要媽媽。新手爸爸的沮喪是難免的,但在缺少談論平台的狀況下,他們也就更難學習如何因應這些挫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