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建議不重要,「如何給」才是關鍵!職場光明燈避免老生常談,先做這4件事

2016-10-18 07:20
11,876人氣
在職場中給他人建議,要注意許多人情世故的細節。(圖/WOCinTech Chat@flickr)
在職場中給他人建議,要注意許多人情世故的細節。(圖/WOCinTech Chat@flickr)

在職場上給人建議,看似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一點也不簡單。給得好,事後別人未必會回過頭來謝你,但若給的建議對方不滿意,還可能反過來怨你。S’well執行長Sarah Kauss對於如何給出好的建議有一套看法,身為公司領導者,Kauss每一天都需要給出許多建議,也同樣需要接收許多忠告;而她認為重點從來就不是「誰」給了這個建議,而是「如何」給,不論是說話方法或時機,都能夠很大幅度地影響他人對建議的接受度,Kauss分享以下四個秘訣,讓給出好建議不再是難事。

一、別老生常談,要有建設性

在給建議前首先必須認知到,重點不在於你怎麼想,而是對方會怎麼想;一個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通常來自於公正客觀的立場,若建議的背後藏有其他的意圖,那麼也別試著說服自己這是為對方好。

其次,建議的內容必須實際一些,否則就是天馬行空沒有意義,畢竟在說者口中容易,但聽者也許已經放棄,給建議時盡量帶入生活中的個人經驗增加可信度,舉例說明也能讓建議聽起來更有幫助,畢竟給建議關乎於其後的行動,空口無憑並不會造成任何實質影響。

二、給建議要考慮對方性格、習性

給建議的對象是誰,往往會影響到給建議的方法和時機。不妨先思考對方和自己的公私關係,對方平時的說話方式,能夠接受批評的程度等等,再決定要如何表達自己的看法,是要以理服人還是感性訴求?舉的例子要生活化還是專業一些?哪些話題是對方的地雷?

這都會影響到建議的力道,例如有些人天生難以接受他人意見,若要給這樣的人建議,首先必須從認真傾聽開始做起,一旦建立起信賴感,那麼其後的溝通也不會太困難;或是有些人傾向於將建議認知為指責,那麼用詞和態度上就必須更加溫和,才不會讓對方感受到壓力。

三、焦點放在對方身上

另外一個常見的狀況是長篇大論的建議,每個人一定都有過類似經驗,明明對方正在給自己建議,但是談話內容卻逐漸變成對方的經驗談,或是遙想當年的故事分享。

適度舉例對於增加說服力頗有幫助,但若完全將重點偏離到自己身上,那麼只是徒增對方不耐;當發現自己開始將注意力放在回想過去經驗時,務必馬上停止並且嘗試用更簡單的方法表達意見,若對方明確要求想要了解更多,再往下繼續分享,否則是在浪費雙方寶貴的時間。

四、提供專業看法

即使出發點基於良善,但千萬不要對一無所知的領域發表任何過度武斷的意見,這很可能會造成他人的觀感不佳,認為這個建議既可笑又沒有幫助。

在這種情況下不妨換個方式思考,若某件事情一直進展不順利,但解決此事並非是你的專長,與其直接向主事者提出粗淺的看法,不如向他推薦幾個對方也認同的人選,試著一起將問題解決,才能為對方帶來幫助。

另外,若你正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在給他人建議時也能適度加入專業看法,例如公關業之於說話方式等,工作上的專業經常會為建議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報導: 日本老人80歲還得工作,真的很可悲嗎?台灣媒體一句話,曝露競爭力的殘酷真相 更多文章

文/陳星蓉本文經授權轉載自SmartM人才培訓網(原標題:當一盞稱職「明燈」》給同事建議前,先做好這4個演練)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全球財經掃描: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回檔修正,觀今晚美CPI
力阻世界最大核電廠重啟!反核健將米山隆一當選新潟縣知事
喜馬拉雅山下的音樂女神 比丘尼梵音詠唱家瓊英卓瑪以天籟做慈善
風評:和蔡政府一起餿掉的豈止總統府資政!
【黃軒專欄】絕對不投降!堅強肺癌患者,用生命為醫師上一堂名為「勇敢」的課
石之瑜專文:違憲,是因為憲法制約太有效
美國研究:老夫老妻變胖,很大因素出在另一半身上!
陳朝平觀點:集體焦慮症持續攀高 悲情外交走向何方?
鄧湘全觀點:TRF的真面目與-把台灣當殖民地的金融八國聯軍
美麗眼妝的代價有多大?眼科醫師建議3個卸妝訣竅,別等長針眼才哭啊
朱淑娟專欄:給大林蒲居住正義 遷村不如改善污染
呂紹煒專欄:金管會TRF政策既乏專業又無擔當,金融道德風險之爭再起!
觀點投書:蔡英文兩岸關係的難處及中共對台政策的抉擇
簡媜小說選摘(3):自己跟蹤自己 —在露易莎咖啡店幻想跟機器人吵架
觀點投書:俄羅斯加強穩定與北韓關係 兩岸穩定誰來關心?
觀點投書:南鐵難鐵,誰之過﹖
讓好奇心廣及全世界:《三點半後不收屍》書摘(1)
郭瑤琪非常上訴案 最高檢察署駁回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出訪前夕 中國官媒大獻殷勤:中菲關係重回正軌正當時
林靜儀被評為「待觀察立委」 王鴻薇聲援:公督盟太離譜
反迫遷團體場外抗議 高雄市議會藍綠針鋒相對
與民爭利?北市府跳下來興建、管理公宅 議員踢爆問題一籮筐
兆豐案 專家:制度文化長期被忽視
高雄陳抗團體集結要陳菊給交代 民進黨動員反制
2016美國總統大選》大選過後 貿易協定及民主人權為美國與拉美關係投下變數
電業法修正 蔡英文:首要目標「讓綠電快速到位」
北市府主管又走人?傳柯文哲逼文化局長謝佩霓請辭
獨家》蔡英文受邀參加「公元2000論壇」指派陳唐山為特使會晤達賴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