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機車「雙稅制」爭議近期再掀波瀾!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6月18日終於排入《貨物稅條例》修正草案審查,但由於美國預計於7月9日公布最新關稅協議結果,經濟部產發署署長邱求慧明言「先談關稅、再調整貨物稅」,使得外界原先期待的全面稅負調整時程再度延後。
美國將於7月9日公布最新關稅協議結果,台灣汽車業與消費者都屏息以待。邱求慧6月18日指出,政府將優先處理與美方談妥進口車關稅事宜,完成協議後才會啟動貨物稅改革。不過此次關稅調降預期僅適用美國進口車款,引發國內車廠憂慮,恐將衝擊國產車市場,甚至掀起轉向進口的產業連鎖反應。
一輛車有什麼稅要收?
目前台灣車輛稅負沉重,國產與進口車均需課徵25%至30%貨物稅、5%營業稅、0.04%推廣貿易服務費,進口車另加17.5%關稅,若車價逾300萬元,還需繳納10%特種貨物稅。
據《公視-獨立特派員》YouTube頻道指出,台灣車價偏高,以BMW X5為例,台灣售價約382萬元,不過在美國售價約199.4萬元(6.63萬美元)、在韓國售價約265.33萬元(1.269億億韓元)。
有什麼車款受惠?
關稅調降預期將直接影響進口車售價,特別是美國製車型,而目前台灣市場上由美國進口的汽車品牌與車型包括:
1、Tesla:Model 3、Model S、Model X
2、Ford Mustang
3、BMW X3、X5、X6、X7、XM
4、Mercedes-Benz GLE、GLE Coupe、GLS
5、Toyota Sienna
6、Infiniti QX60
未來若關稅調降,售價有望更具競爭力。
此外,今年即將導入台灣市場的美國製造新車也成為討論焦點,包括Ram 1500 REV、Ram 1500 Ramcharger,以及Jeep旗下Wrangler、Gladiator與Cherokee等車款;預期也將吸引業者引進其他美規車型,如Honda Odyssey、Volkswagen Atlas與Tiguan長軸版,讓消費者選擇更加多元。
車廠、業者怎麼看?
目前,由於雙稅問題尚未定案,不少車迷與消費者抱著「觀望」心態,導致國內上半年車市買氣低迷,今年5月汽車掛牌數僅31,910輛,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23.1%。
據《中央社》報導,對於經濟部考量調降部分汽車進口關稅,和泰車表示,配合政府政策;裕隆回應,相信政府會做出對台灣整體產業發展最有利的政策。
不過仍有業者憂心,若關稅降幅過大,國產車將失去價格優勢,甚至可能引發部分業者轉向直接進口來台。
經濟部怎麼看?
對於國產車業者的疑慮,邱求慧強調,台美談判將比照美英模式,僅適用雙邊協議車款,不涉及WTO最惠國原則,也不會對其他國家開放。他指出,美國車在台市占率偏低,即使Tesla降價也不至於擠壓國產電動車銷量,影響有限。
經濟部也強調,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將聚焦在「轉型升級」,尤其是協助國內燃油車產業向電動車整車與零組件產業轉型。經濟部部長郭智輝也在思考,將以兼顧貿易公平與產業發展為原則,妥慎推動相關稅負調整。
(相關報導:
2024年營收破164億創新高!虎航推冬季航班1299起 優惠航線一次看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