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近年成為不法人士吸金工具,詐騙集團透過虛擬貨幣洗錢,金額動輒數億元甚至上百億,更成為最新的國安問題之一。《風傳媒》10日下午舉辦「反詐新戰術2.0:剖析詐騙內幕」論壇, 幣託集團創辦人兼執行長、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首任理事長鄭光泰感嘆,看過太多假愛情詐騙的受害人急著把錢交出去,「我不禁在想,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願意把錢交給剛認識的網友?連現實生活中認識的好朋友,你可能都不見得會借錢給他了。」
「詐騙這個職業應該去得心理學博士。」鄭光泰指出,如被稱為「殺豬盤」的愛情詐騙等,詐騙案受害人其實不分年齡、學歷,因為詐騙集團深諳人性弱點,但各界都應思考,賺錢的生意輪得到自己嗎?若真有人每年都能有高額獲益,照理來說自己賺都來不及了,又為何會大肆分享?而詐騙手法通常有4大特徵,包括耐心、貼心、中轉及資訊落差,以投資獲利或愛情為包裝歷時數月,並提供有用行情等資訊,手把手教到會為止,還會將合法的交易所當作中轉站,再用話術把錢騙進詐騙集團所控制的錢包中。

鄭光泰表示,加密貨幣詐騙不只在台灣,其實全世界都有案例。他在交易所服務,最常聽到外界的批評,就是加密貨幣都是詐騙、洗錢。儘管加密貨幣在區塊鏈上追蹤的流程都很透明,但追查仍需要花很多時間,因為虛擬貨幣是流通於數位錢包,錢包地址本身具備匿名性,一旦虛擬貨幣被騙走,追查難度較高。且道安一尺、魔高一丈,數位時代下,詐騙集團開發速度飛快,手上也有太多工具可以用,因此民眾要買虛擬貨幣,「心裡面還是要訂一道防線、一定要有警覺心。」
鄭光泰:買虛擬幣若急著賺錢,99.9%會受到詐騙
鄭光泰建議,若民眾沒有虛擬貨幣投資經驗,應先開始關注比特幣(Bitcoin, BTC)或是以太幣(Ethereum, ETH),建立基本知識與觀念比較重要,「先不要急著賺錢,急著賺錢真的很容易受到詐騙,機率大概99.9%。」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之所以會有價值,是來自於龐大的共識,有共識才有價值,有價值才有價格,因此若要投資虛擬貨幣,主流前十大甚至前五大以外的,最好都不要碰,尤其是若有人宣稱某種新的虛擬貨幣會是未來的比特幣,「這個時候就要提高警覺了,因為比特幣不是這樣推銷的。」
「任何投資的獲利都一定有金額天花板,它不可能無限。」鄭光泰提到,虛擬貨幣也會出現龐氏騙局,可能會有人宣稱可以用5顆比特幣賺25顆比特幣,但越多人參與投資時,實際上獲利價值就會下降,獲利價值跟投資總額一定成反比,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至於要辨別交易所網站可信度,最好的觀察指標就是流量,因為流量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可以觀察該網站在搜尋結果的位置,或是網路有無論壇討論,「若你直覺這個網站做得很醜、很粗糙,那就不要去了。」

鄭光泰:打詐吃力不討好,交易所也怕被找麻煩
鄭光泰說,詐騙集團某方面來說也很縝密、了解人性,要「釣魚」還得有耐心、貼心,更得懂專業才能有資訊落差,但民眾務必要認知到,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沒有來自非親非故之人平白無故的貼心、耐心。打詐在台灣則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尤其是對於虛擬貨幣交易所等協力業者來說,「有時候打詐太用力、講太多,其實老實說我們也擔心被找麻煩。」不過,交易所業者仍會把打詐視作義務,甚至把每筆金流都當作涉詐案件認真檢視,並協同業者、檢警調透過追查幣流、凍結資金的方式進行聯防。
鄭光泰也說,交易所皆會設定可疑交易的機制,審慎檢視新註冊的用戶、可疑交易行為。他坦言,由於詐騙樣態不斷改變,交易所雖持續優化交易監控機制,但的確容易對部分用戶造成疑慮或不便,甚至有被婉拒交易的民眾直接到公司櫃檯大鬧,「只要是跟虛擬貨幣有關,我們真的希望能夠把打詐這件事情做到,我們能做就盡量做。」
(相關報導: 幕後》國防部不能再裝聾作啞!曾暗助台灣的美日大將軍非平白無故齊聚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