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肆虐美國,今入侵台灣 腸病毒D68型恐形成嚴重呼吸道感染與肢體麻痺

2015-10-25 11:39

? 人氣

疾管署提醒民眾,落實正確勤洗手,尤其是進食、玩耍前,以預防腸病毒。(取自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疾管署提醒民眾,落實正確勤洗手,尤其是進食、玩耍前,以預防腸病毒。(取自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22日「致醫界通函」指出,今年6至9月間,已於社區病毒監視發現7例腸病毒D68型(EV-D68)感染病例,有鑑於該型病毒已在美國造成重大疫情,除出現嚴重呼吸道症狀外,更因急性無力脊隨炎(acute flaccid myelitis, AFM)而發生肢體麻痺。疾管署已於6月起要求國內醫界,在通報「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的病例時,除糞便檢體外需同時採集咽喉檢體,加驗腸病毒D68型,掌握該型病毒的流行與致病情形,呼籲醫界提高警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腸病毒D68型雖名為腸病毒,卻多以發燒、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表現。疾管署表示,目前所發現的7起病例,年齡介於1至22歲,相較於美國於2014年所爆發的流行疫情,部分病例演變成嚴重呼吸道症狀,甚至因急性無力脊髓炎而發生肢體麻痺,我國個案的症狀明顯輕微。

疾管署分析近兩年國內EV-D68病毒株的基因序列,發現和美國2014年疫情流行株系有顯著差異,是否為疾病嚴重度相異的原因仍待驗證。然而有鑑於國外經驗,疾管署已從6月起呼籲國內醫界提高警覺,要求國內醫師在通報急性無力肢體麻痺(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的病例時,除了本需採集2件糞便檢體外,也要同時採集1件咽喉擦拭檢體以加驗此型病毒。截至10月20日,國內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尚無AFP病例檢出EV-D68。

目前仍值腸病毒流行期,疾管署提醒民眾,腸病毒傳染力極強,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注意自身及幼兒的健康狀況,少出入公共場所,並落實正確勤洗手,尤其在進食、玩耍前,以及如廁後、看病前後;若家中幼兒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腸病毒小百科

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A型及B型、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60餘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依據基因序列分析結果將之重新歸類,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人類腸病毒A型。台灣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以 4到9月為主要流行期。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之症狀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等。

如何預防腸病毒傳染?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