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處近日公布2025年1月工業及服務業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5萬0176元,月增0.93%,年增3.27%;受年終影響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明顯比前面幾個月高出許多,來到7萬1435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12萬1611元,年增38.79%;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9892元,月增1.91%,年增3.32%。不過,相信許多人看到平均總薪資達12萬,發現自己的薪水遠不及於此,那麼到底哪些產業的薪資平均金額低於平均值?
在台灣做什麼工作最慘?主計處曝光11大低薪產業
1.支援服務業 5萬2623元
2.住宿及餐飲業 5萬4588元
3.教育業(不含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等) 5萬8462元
4.其他服務業 5萬9002元
5.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7萬0726元
6.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 8萬4620元
7.營建工程業 9萬8006元
8.批發及零售業 9萬5241元
9.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11萬7173元
10.不動產業 12萬0712元
11.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 12萬1230元
主計處表示,因個別受僱員工從事行業及個人條件與資歷,如教育程度、職業、工作年資等不同,致其薪資與整體受僱員工平均薪資有所差異,觀察其中行業,1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低於整體平均者,包括住宿及餐飲業3萬4719元、其他服務業(如美容美髮及用品維修)3萬6582元、製造業4萬5392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5萬6402元;至於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5萬7568元、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萬8746元、金融及保險業7萬1644元,則高於整體平均薪資行業。
主計處也說明,觀察1月各行業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中位數,住宿及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因非典型僱用員工占比較高,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相對較低,分別為3萬1430元與3萬1923元;受僱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為3萬6384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4萬6603元;至於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5萬3072元、金融及保險業5萬8173元,則相對較高。
主計處也指出,1月行業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變動情形,各行業多較上年同月成長,其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因1月適逢農曆春節,國人休閒旅遊活動熱絡,年增4.90%;金融及保險業、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亦均年增3.58%。總薪資部分,金融及保險業因年終獎金及員工酬勞發放較多,年增65.70%;製造業亦增41.94%,其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增加37.09%,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增加35.76%。
資料來源:《主計處》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