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小常識》看懂三種塑膠類型,了解最新環保趨勢

2018-08-27 15:53

? 人氣

我們先來搞懂生物可分解塑膠,或簡稱「生分解塑膠」。它強調的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可被環境微生物(microorganisms)快速分解,且其殘留物(水、二氧化碳、生物基質)不會造成環境的額外負擔,避免傳統塑膠被拋棄後須在環境中歷經數百、上千年才會分解,期間對生態圈所造成的負面衝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優點是快速分解,雖然初始的物理性能與傳統塑料相近,但畢竟製品會隨著時間而較快衰退,因此應用上偏向取代一次性、拋棄性的塑膠製品,例如: 塑膠袋、商品包材、吸管、食飲容器、拋棄式餐具、農業資材…等。至於商品化的應用與商機,將會另文探討。

海邊隨處可見塑膠袋(截自網路/Public Domain)
海邊隨處可見塑膠袋(截自網路/Public Domain)

這裡有兩個陷阱我們要小心。首先,可不可分解與原料是不是來自天然物毫無關連性! 事實上,現今相當占比的生物可分解塑膠都還是來自於石化資源,只不過新科技日漸成熟,目前初級原料中已有30~40%能以天然資源來取代了。另外,聚乳酸(PLA)只是眾多可分解塑膠中的一種。生分解塑膠依物性的不同也是自成一個家族,雖然在臺灣PLA比較耳熟能詳,但像PHA、PCL、PBS、PBSA、PBAT等,也都是受到廣泛使用的生分解塑膠呢!

隨著生分解塑膠的全球推動,透過認證標章來快速分辨材質真偽已成主流。所以下次別光看到商品包裝印支大玉米,就認定它是生分解塑膠製品,絕大多時候,你的誤會可大了!正確的辨別方法,將於之後介紹。

生物基塑膠不強調可分解性,但它可取代傳統泛用塑膠

生物基塑膠顧名思義,其成分中「部分」或全部,是源自於可再生的生物基質(biomass),例如澱粉、蔗糖、纖維、微生物合成等。這類塑膠所強調的是生物基質含量的高低,以及生物基質是屬於天然、永續性原料所帶來的環境友善優點。至於此類塑膠具不具備快速的生物可分解特性,則不在考量範圍。

生物基塑膠著重在原料的可再生性,不強調可分解性,目前產業上的發展與應用主要是針對有「耐久需求」的傳統塑膠製品來做取代,例如: 3C產品機殼、塑膠零件,汽車零組件、飲料瓶等。

要能生分解、又含生物基的塑膠,正是歐洲當紅炸子雞

想當然爾,此種材料的認定必須同時符合前述兩種塑膠的規範。此類算是三種之中最為環境友善的,既具備可分解的特質、更要求原料來源需有一定比例屬於可再生資源。

舉例來說,歐洲有越來越多國家在禁塑的框架下,將生分解塑膠設定為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替代材料。而原本應用廣泛卻源自石化的生分解塑膠PBS、PBSA、PBAT等,近年已逐漸能從可再生資源製得,因此歐洲國家紛紛開始針對一次性塑膠製品設立第二道環保門檻,例如德國的廚餘袋便要求不但要可分解、還得要有50%的生質含量,而法國、義大利則是針對購物袋、蔬果袋要求既須可分解、還得有40%的生質含量。可預見的是,隨著技術成熟、成本下降,對於可分解的調控,以及生質含量的提升仍會是產業與政策積極追求的目標。

歐洲國家為什麼要大費周章搞出生質塑膠這個新領域,它們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而我們在使用生質塑膠產品時,要如何明辨真偽,下一篇,我們將繼續為各位細說分明!

作者介紹|王舜弘

有感塑膠污染之害,學成歸國後即投身於生物可分解塑膠的開發,並致力推廣循環經濟理念。期盼藉由多年經驗累積,協助有心進入生質塑膠的創業家或企業掌握商機,建立具可行性的商業模式。現任宏力生化科技專案經理。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綠學院(原標題:一篇關於生物可分解塑膠的腦補文)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