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念7年、開咖啡廳窮到脫褲,29歲才提筆寫作的村上春樹,為何能成為世界知名小說家?

2018-06-20 12:48

? 人氣

可以說「村上春樹」的名字早已是票房保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銷量本身可能會被某些人看作是作品遠離文學的象徵,就像《寂寞公路》的主角,在不得志時,會鄙視那些暢銷作家,覺得他們作品一定內容通俗,寫得不好,所以才受歡迎,我想村上受到的許多批評,多半也是來自於這種心態吧!

談起村上春樹的成功,或許有部分來自天賦,但當你繼續看下去,你會發現這一切都是苦練出來的,因為他的寫作生活,跟我們一般想像中的糜爛藝術家的生活大相逕庭。

寫長篇小說時,他會把桌子整理乾淨,不聽音樂,心情也一併整理到「除了小說其他一概不寫」的態勢,為了追求良好的寫作環境,他常旅居海外寫小說,逃避國內不必要的外務及打擾,《挪威的森林》就是滯留歐洲時誕生的。

他每天會寫滿十頁400字的稿紙,不管狀況好或不好,都會維持在4千字左右,約莫五個小時,寫完才打卡下班。(我這篇4千字左右的文章卻寫了將近一個月…)

從成為職業作家的三十年來,他幾乎天天抽出一小時慢跑或游泳,這是由於他想鍛鍊基礎體力,讓自己在寫文章時能擁有更好的持續力與專注力。

村上春樹的兩次創業 給我們的三個啟示

村上的故事說到這裡,足夠讓我們從中去試著回答前面丟出的問題,生活跟工作到底該怎麼調和。

村上春樹。(圖/生鮮時書提供)
村上春樹。(圖/生鮮時書提供)

1. 興趣,不僅是試出來的,還是堅持出來的

前面說到,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把它變成生活的一部份,對很多人來說是奢望,我想這是因為,很多人很少向內探求,到底我的興趣是什麼?

如何才能找到「興趣」呢?答案其實很無腦,用試的!

村上春樹雖說沒上過一天班,但其實為了結婚開店,他在唱片行跟咖啡店打過工,透過嘗試,他發現自己不想每天花時間搭電車,把生命浪費在一次又一次的會議與上司的辱罵中。

他在閱讀中累積能量,直到29歲有了寫小說這個念頭,一開始他也不確定自己到底行不行,畢竟小說家聽起來就是個浪漫但是會餓死的職業!

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每天從關店寫到開店,堅持到了最後,才有最終得獎版本,據他說,他第一版《聽風的話》難看無比,早已不知丟去哪裡。

現實生活中的他,因為有貸款要還,有家要養,得獎後他依然是業餘小說家,直到第三部小說的寫作期間,他才決定破釜沈舟,關店成為職業作家,接著由於小說持續熱銷,他才有「做自己想做的事,以方向來說沒有錯。」的想法!

看到這裡或許你想問,他苦行僧般的生活,幾乎比一般上班族還苦了,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我覺得,村上春樹好不容易找到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他願意把寫作當成一個長期經營的志業,在書中也反覆提到,他覺得有靈感才寫,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所以他早睡早起,遠離社交紛擾,將生活簡化成只剩下寫稿與運動,定型成最適合寫作的樣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