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你好」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一份青少年調查揭孩子最想聽到的5句話,其實很簡單

2020-12-08 10:42

? 人氣

父母的情緒勒索,可能在不自覺中給了孩子極大壓力。(示意圖/photoAC)

父母的情緒勒索,可能在不自覺中給了孩子極大壓力。(示意圖/photoAC)

韓國JTBC 播映的電視劇《天空之城》,其收視率由一%一路飆升至二十四%作收。而在播出期間,也引來各方對劇中角色的聲音模仿、諷刺改編等,無疑是當時最高人氣的話題之作。內容是關於占據韓國金字塔頂端○・一%的成功專業人士,為了將自己的財富與名譽、權力傳承給下一代,無所不用其極的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超乎想像高價聘請的升學指導員一角,尤其令人震驚。劇中,有些媽媽將子女的快樂視為第一順位,有些媽媽則拚死拚活只為讓子女考進首爾大學。其實,許多父母都對不擇手段逼迫子女的主角很有共鳴。儘管不像劇中花那麼多錢,但多少都抱持著希望子女能好好讀書的心態─因為對父母來說,「這是為了孩子好」。想當一個優先重視孩子快樂與否的媽媽,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簡單。看著這齣電視劇,我再度浮現「絕對不能因為父母的欲望而犧牲孩子」的想法。

對父母來說,子女是什麼樣的存在?想必是珍貴得不願他們受到絲毫損傷,只想盡全力去愛與守護的存在。然而,當聽見自己為了孩子竭盡全力,實際卻逼得孩子喘不過氣的故事時,往往令父母感到挫折與憤怒。

我認識一位畢業於首爾明星大學,後來任職證券公司的前輩。某天接到前輩的電話,他表示自己已經離開原本上班的公司,決定開始準備司法考試。我很訝異,也很好奇他為什麼會突然辭掉那麼適合的工作。他說:「爸爸以前的夢想是成為法官,希望我趁年輕替他完成夢想,然後出人頭地。」前輩為了代替父母完成夢想,住進了考試院*。不過,讀書並沒有那麼簡單。三年後,我聽到前輩待在比之前公司規模更小的公司工作的消息。

近來,孩子們早在讀幼兒園前,就得成長在由父母選擇的教育之下。就算到了該重視找出自我主體性的青少年時期,也是天天往返於補習班與圖書館。「你要先把書讀好,以後才能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孩子們聽著父母說服自己的言論。

「親愛的,你為什麼要讀書?」一段來自國中老師的經驗分享,讓我們反思讀書真正的目的
努力讀書之後,真的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嗎?(圖/資料照)

可是,等到真的進了大學,卻有不少青年迷惘著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做什麼。有些上班族,則是在好不容易找到迎合父母目標與期待的工作後,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懷疑。除此之外,甚至還有些徬徨的大人是在上了年紀後,才重新思考起「我是誰?」、「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我究竟是在朝著什麼樣的方向前行?」。

子女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不是父母用來代替重啟理想人生的存在。小時候環境不允許好好求學的父母,想盡辦法要求子女多讀點書;小時候沒能學畫畫的父母,想盡辦法教會子女繪畫的方法;小時候沒有一頓飽飯吃的父母,想盡辦法餵子女再多吃點。然而,卻不知道子女最喜歡的究竟是什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