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製造2025 文章列表
#
中國製造2025
約 9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財經
科技
經濟
大國博弈
AI
「中國製造2025」達成率有多少?《日經》盤點十大領域:產業力足已脅迫美國
2015年5月啟動的國家級産業政策「中國製造2025」成為中國製造業升級的核心推動力,該政策針對電動車、航空航太等10大領域制定長期發展規劃,致力於提升技術水準與生産能力,與美國產業政策的搖擺不定形成鮮明對比。《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如今中國企業在相關領域的市場佔有率持續擴大、在部分高科技材料方面取得突破,不過產能過剩與海外市場拓展依舊面臨挑戰。「中國製造20......
國際中心
2025-05-30 02:39
財經
新聞
國際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中國熱議》10年了,「中國製造2025」的10大領域,哪些真的已經全球第一?
2015 年,習近平頒布了「中國製造 2025」計畫,確定了 10 個中國優先發展的領域,希望藉由政策推動,將中國的科技推向世界頂巔,其中包括機器人技術、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車。 去年,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達到 5,000 億美元,是習近平 2012 年上任時的三倍。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
金牛幫幫忙
2025-05-27 13:30
新聞
國際
科技
經濟
財經
AI
「中國製造2035」要來了!?《彭博》獨家:習近平無懼川普打壓,準備推行新版「中國製造」計劃
《彭博新聞》26日獨家報導,習近平正在考慮新版「中國製造2025」計劃,以促進高端技術產品的生產,不過名字可能不會叫做「中國製造2035」,以免又被川普盯上。儘管受到美國和歐洲的抵制與打壓,中國仍堅持優先發展製造業的策略,並將專注於發展半導體和新能源材料等核心技術。知情人士對《彭博新聞》透露,習近平政府正在考慮制定「中國製造2025」的未來版本,促進高端技術......
國際中心
2025-05-26 16:17
新聞
國際
經濟
商業
財經
大國博弈
VIP
科技
AI
力抗川普貿易戰,「中國製造2025」到底有多強?解密習近平打造科技帝國的野望與罩門
去年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超過2.5兆美元,其中包括從美國進口的1640億美元。以中國的龐大人口與目前的經濟水準,顯然想要達到完全自給自足幾乎不可能。但以「中國製造2025」計畫為首的成就正在鞏固中國及其經濟實力,更成為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持續對抗川普2.0的雄厚本錢——《華爾街日報》21日刊出長文分析了「中國製造」的現況與挑戰。10年前由李克強宣示啟動的「中國製造......
國際中心
2025-05-22 19:05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科技
汽車
下一個熱門投資標的?寧德時代創辦人預測,電動大卡車將是中國市場新指標
剛剛在香港掛牌上市傳出亮眼成績的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其創辦人兼董事長曾毓群(Robin Zeng)受訪時大膽做出預測,到了2028年,中國境內所有銷售的新出廠大卡車當中,將至少有一半比例屬於電動卡車。此一預測似乎也暗示著,全球重型貨車市場將面臨巨大的顛覆變化。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採訪時,曾毓群先是對自家企業、寧德時......
李靖棠
2025-05-21 20:56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季凡觀點:《中國製造2025》與全球資本的分流
結論:適度脫鉤有助投資績效!
季凡
2025-05-08 17:01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研究發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正縮小中西技術差距
一項新研究發現,中國十年前推出的一項曾被美國批評為保護主義的產業計劃,在縮小中國與西方技術差距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華爾街日報
2025-05-08 12:42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歷史
科技
商業
經濟
歐中建交50年:從雙贏到對華「伙伴、競爭者、對手」三重定義
1975年5月6日,歐盟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副主席索姆斯(ChristopherSoames)訪華期間同中國時任外交部長喬冠華舉行會談,雙方就建立外交關係達成共識。會談後,中國總理周恩來抱病會晤了索姆斯。
德國之聲
2025-05-06 20:29
VIP
國際
科技
大國博弈
AI
封殺華為大失敗!耶魯學者警告:貿易禁令根本無效,政策反噬傷害國安與競爭力
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PaulTsaiChinaCenter)學者塞克斯(SammSacks)25日在《彭博》撰文警告,美國對華為的禁令不僅未能削弱其影響力,反而使其成為比過去更嚴重的威脅。川普政府最近宣布對輝達(Nvidia)的H20晶片實施出口管制,恐怕又會重蹈覆轍。
國際中心
2025-04-27 11: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VIP
大國博弈
AI
美中科技戰/人形機器人篇:中國正悄悄跑贏全球!《經濟學人》不看好美國能贏,馬斯克也感到憂心
全球機器人競賽早已火熱開跑,而中國似乎正悄悄拉開與美國的差距。19日在北京登場的「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吸引逾20家中國頂尖科技公司參與,儘管參賽者們跌跌撞撞,卻展現出中國在硬體整合、電池技術和量產速度上的驚人進展;反觀美國競爭對手特斯拉(Tesla)正因中國的稀土磁鐵出口限制,而面臨生產瓶頸。
李岱青
2025-04-25 1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美中貿易戰:中國手裡有哪五張王牌?川普的軟肋又是什麼?
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已全面爆發。
BBC News 中文
2025-04-24 19:0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美中科技戰》老美只會限制晶片出口,真的管用嗎?瑞士學者:美國嚴重低估中國的科技創新
美國政府試圖限制晶片出口來遏制北京的技術雄心,但這麼做真的管用嗎?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教授馬克・葛里文(MarkGreeven)在《新蘇黎世報》的客座評論指出,美國確實低估了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即便花了很大力氣管制尖端晶片及其製造設備的出口,此一戰略卻收效甚微。包括字節跳動(ByteDance)、大疆(DJI)和比亞迪(BYD),都在引領全球產業的創新標準。
國際中心
2025-03-25 18:34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2025:中國製造崛起,德國製造殞落?面對中國挑戰,德國工業還有救嗎
德國經濟的支柱——工業製造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德國曾是高端製造業的領軍者,但位於倫敦的智庫「歐洲改革中心」(CER)最近發布的報告顯示,五年來德國工業產值下滑,威脅到多達550萬個就業崗位和20%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德國之聲
2025-03-23 21:31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中國製造2025」基本實現,誰是最大功臣?《日經》:「美國打壓」該記上一筆
「中國製造2025」是已故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提出的製造業政策,《日本經濟新聞》指出,該計劃提出的目標如今已實現了將近9成,而美中科技戰的相關制裁,事實上成為中國實現「製造強國」戰略的重要助力。
國際中心
2025-03-23 14:2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AI
DeepSeek的成功意味著什麼?BBC:「中國製造2025」真的來了
中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DeepSeek的崛起席捲了全球,但對於中國觀察家來說,這並不意外。
BBC News 中文
2025-02-07 11:00
新聞
政治
兩岸
財經
美智庫直指中國成為「領先創新者」 陳鳳馨深度解析:這兩產業超越全球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各界今年紛紛檢驗實施成果。對此,資深媒體人陳鳳馨表示,中國大陸提出計劃時,沒有打算在2025年成為領先國,但美國智庫ITIF研究報告稱「中國正迅速成為先進產業的領先創新者」,並在這兩項產業甚至超越全球,日後恐形成美國、歐洲極大的壓力。
許詠晴
2025-01-09 08:10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當「中國製造」讓「德國製造」也黯然失色,猛踩「債務煞車」為何害了德國?
德國左派媒體《日報》的財經記者烏麗克・赫爾曼(UlrikeHerrmann)日前在專欄文章中警告,面對中國越來越優秀的競爭產品,「德國製造」在國際市場的吸引力正在下滑,出口導向型的德國經濟必將遭受重擊。赫爾曼警告德國右派政黨「減稅」、「不舉債」,只寄希望於出口貿易的主張,可能給德國帶來危險。
國際中心
2025-01-05 14:47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
美中科技戰》化身「新質生產力」的「中國製造2025」,如今達成率到底有多少?
十年前,中國政府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試圖讓中國從「世界工廠」華麗轉身為高科技製造業強國。但這項計畫在實施過程中引發了美歐等國對不公平競爭的擔憂,第一屆川普政府更是將該計畫作為其對中國實施「301條款」行動的重中之重。為了減少國際壓力,2018年前後,《中國製造2025》逐漸淡出了中國官方的敘事,但中國看上去並未放棄,只是改了名稱繼續推進這項計畫。
美國之音
2024-12-15 14:27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關稅戰誰最傷?朱敬一揭「美國反感中國主因」:「七傷拳」打不久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上台(DonaldTrump)在即,競選前就放話要對中國打關稅戰,未來會對全球政經局勢帶來哪些影響?曾任WTO代表的中研院士朱敬一認為,川普說要打的「關稅戰」會造成發動者內傷,但是「科技戰」因性質不同,而會持續打下去。至於中國以國家之力補貼華為,涉足晶片製造、手機、基地台等多種業務,相較於歐美企業受制於該國反托拉斯法而無法任意合併,但中國又放話要成為世界第一,是讓美國反感的主因。
何宇軒
2024-12-12 10:1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大國博弈
專欄
科技
李忠謙專欄:習近平的製造業大計,真能拯救中國經濟嗎?
「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與地方政府積累了數兆美元的債務,讓習近平決定對這種「不可持續的債務積累」踩下煞車,但是他卻沒能找到能讓經濟繼續成長的新動力。習近平當然是毛澤東以來最有權勢的中國領導人,人們卻對他所選擇的經濟方向產生了更根本的疑問。」
李忠謙
2024-04-09 06:2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