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退休至少要先準備2500萬!全台65%熟齡勞工降薪重返職場,生活費不足成安享晚年最大阻礙

2021-12-30 12:33
你是否想過需要多少錢才可以安穩退休?(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你是否想過需要多少錢才可以安穩退休?(示意圖/取自Unsplash)

高齡化、少子化環境帶來衝擊,民眾退休生活型態跟著改變,人們不再能期待子女可以奉養自己到老,因此也有越來越多人為了多累積一點退休金,選擇延後退休年齡,又或者退休後再重新回歸職場。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45歲(含)以上的「熟齡會員」當中,對於原本人生目標,有30.5%民眾將退休年齡訂在「60歲以上~65歲不到」;還有24.1%設定為「65歲以上~70歲不到」;只有14.4%訂為「55歲以上~60歲不到」。

整體平均下來,熟齡勞工預期的退休年齡大約落在62歲,晚於去年調查的61.6歲,增加0.4歲,也代表中高齡勞工「退休時程」,又延後四到五個月左右。

只是對這群熟齡勞工來說,實際上僅有8.5%屬於「目前退休中」;其餘有64.8%是「尚未退休過」;剩下的26.7%屬於「曾經退休過,但又重返職場」。

更辛苦的還有這件事,對於選擇「二度就業」的勞工,有高達61.9%透露,重返職場後的薪資水準「比之前低」;薪資「持平」者佔了33%;薪資「比之前高」的僅有5.1%。

一度退休卻又重返職場,在可複選狀況下,主要原因依序有「覺得退休金準備不夠」(65.4%)、「想分擔家計、貸款、負債」(58.1%)、「覺得離開職場後生活無趣」(37.5%),以及「仍有子女要扶養」(34%)、「仍有長輩要扶養」(31.1%)、「子女的工作、收入不穩定」(25.8%)。

在退休準備部分,對於熟齡勞工族來說,要準備高達2,515萬元的退休金才能保障「生活無虞」,可惜截至目前為止,達成率僅為24.1%,也就是大概只存到606萬元,代表準備退休金的「缺口比率」高達75.9%,換算還有1,909萬元資金缺口需要補足。

高齡勞工為了退休金重返職場,所得的薪資待遇比過往更少,但同時也要承擔更大的意外事故風險。畢竟高齡之後行動、反應都不如青壯年時期,在外奔波的風險也會大大提高;此外,年紀越大、越有機會被疾病找上門,在退休金不足,同時又有醫療負擔的壓力之下,高齡就業勞工的壓力更是雪上加霜。

不想年老之後還要被錢追著跑,最實際的解方就是在退休前就準備好每月生活開銷。以目前勞保、勞退的發給情形來看,退休想過好生活只靠政府基本上不太可能,準備足額退休金一定要自己規劃。可透過穩健累積資產、能提供退休之後現金流的保險商品來準備,如年金險、利變終身壽險都是不錯選擇。

除了生活準備金外,也需要考量到高齡醫療風險,並可能會有長期照護需求,這時候就需要透過醫療險、防癌險、重大疾病險或重大傷病險,以及失能險/長照險等保單來做好保障。

要注意的是,保險的保費與體況、年齡都相關,及早在年輕時就做好規劃,才不用擔心老年後的醫療及照護費用,吞蝕掉退休準備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好險網。(原標題:退休金缺口達2千萬!65%熟齡勞工被迫降薪重返職場 「退休金不足」成關鍵) (相關報導: 負債都還不完,沒錢買保險怎麼辦?3個替代方案一次看,別為省小錢承擔大風險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焦家卉

更多文章
「辱華」雷達範圍擴大,兩年前舊廣告也有事!「瞇瞇眼」女模遭「小粉紅」瘋狂抨擊:明顯就是辱華
商業熱議》外資已經不在乎失去中國市場?從沃爾瑪大膽抵制新疆產品,看見重大的轉折!
回顧2021》面對亞洲各地威脅,中國如何運用「超級大國」地位強勢應對
盤點台積電外的隱形冠軍 她揭台灣超狂影響力:沒有我們世界會停止運轉
北市跨年晚會倒數 霹靂小組、呆萌警犬現身維安
金融熱議》一顆蘋果,市值逼近10支績優股總和,不會太高嗎?獨押兆元巨型股,風險越來越大!
台股史上最貴抽籤,申購要先準備101萬元!興櫃股王綠界科技IPO承銷價出爐
科技熱議》找到了!全球晶片缺貨疑雲難解,原來禍首就在:「一家美系的半導體大廠」
恐龍後最大生物滅絕!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未來十年,逾百萬物種恐將滅絕
元旦連假賞花趣 全台唯一率先登場 中社觀光花市鬱金香花季 30萬朵五顏六色鬱金香輪流綻放
榮獲國際殊榮!孫紅茶行厲害 連續五年獲三星獎 2021全球第一
IG爆紅秒殺擬真麵包 快閃進駐Breeze Super微風南山超市
2022年台糖長榮酒店週三公益日關懷弱勢團體
全民防衛動員署揭牌!蔡英文期勉3任務:守護國安是全民責任
全台保險業Q3共吞1,787件客訴!揭產、壽險前5大地雷,「不滿理賠金」糾紛最多
跨國調查僅65%人認為打疫苗重要 專家曝:國人疫苗3迷思1現象
竹竹併「徐耀昌親征」大新竹市長?本人急澄清:我苗栗國國王
繼《蘋果日報》後,又一家香港民主派媒體殞落!立場新聞宣布:即日停止運作、所有員工解散
台中這區空氣都有鹹鹹的感覺,網友嫌根本不宜居? 在地人曝1優勢,其實沒有那麼差
北漂族注意!高鐵增開「2班南下列車」全車自由座,發車時間一次看
貨櫃三雄有望年賺5千億!長榮海運豪撒「40個月」年終獎金,再創紀錄
吃火鍋時,蟹肉棒的塑膠膜到底要不要拆?兩派網友吵翻天,醫師公布專業正解
林瑞陽慘遭中國查處 謝金河談30年「西進淘金」現象:這產業要翻身了
跨年不用擔心鬧劇荒!美媒精選13部「2021年最佳國際電視節目」,台劇女同影集也上榜
曾欠下30萬卡債、丈夫中風全家陷入經濟危機…筋肉媽媽靠這方法,谷底翻身還買一間房
迪士尼頻道元旦關台,WAKUWAKU JAPAN也將退出台灣!業界揭背後2原因
B群何時吃最有效?營養師破解多數人的迷思,告訴你2大最佳服用時間點
Netflix懸疑劇推薦》精彩程度不輸《華燈初上》!10部高分燒腦影集,不看到最後一秒找不到真兇是誰
台北租房被說「謝絕原住民」!不懂台語被當「外勞」罵 太魯閣族媽媽道出台灣20年未變歧視
跨年、元旦連假湧車潮!國5今恐塞到深夜,高公局公布國道「較不塞」時段
大吹復古風!Z世代年輕人搶戴19世紀軍事配件 巴拉克拉瓦帽席捲社群媒體
誰來海洋保育3》搶救海龜、鯨豚幕後英雄曝光 連學齡前幼兒也是功臣
「不必等到2024,下屆總統8成是賴清德」 邱毅評藍營人選:無人能抗衡
花20年佈局車用LED,成功打入特斯拉供應鏈!這台廠挺過慘業低潮,創下47%毛利奇蹟
林智堅下一步直攻天龍國?網路聲量輾壓蔣萬安只輸1人
竹竹併爆藍綠熱戰!日記者談「平成大合併」:台灣只是遲早
以前打房超有效,為何這次不管用?專家說實話:別再期待政府,先顧好自己身家吧
風評:高雄成酒駕之都,陳其邁該向誰震怒?
如果看好區塊鏈新的技術項目,該怎麼投資?
石之瑜觀點:台灣成為白人種族主義的面具?
龔邦華觀點:靚蕾給了渣男最渴望的婚姻 ,力宏卻仍想追尋真正的愛情
陳國祥觀點:「蕾神」給台灣公民上的一堂課
劉任昌觀點:王力宏的不堪,對比豬哥亮的情義、周華健的忠誠
吳典蓉專欄:「不自由的民主」成今年最大笑話?
觀點投書:撕毀謙卑假面的民進黨
觀點投書:昨是今非的民進黨,靠欺瞞拐騙恐嚇鞏固政權
俞百羽觀點:台灣酒駕是否應重罰?從韓非子談罪刑相當原則
觀點投書:反酒駕宣言反映出陳其邁的顢頇
觀點投書:檢察官辦選舉案件要避免瓜田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