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食譜要標註切丁、切片或切絲?專家:從科學角度來看,刀法影響風味之深...

2016-09-17 09:00
刀法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切割面會影響蔬菜呈現的風味。(圖/poppicnic@Pixabay)
刀法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切割面會影響蔬菜呈現的風味。(圖/poppicnic@Pixabay)

不論翻開中西式食譜,各種食材旁總會清楚地註明該怎麼切,大蒜要切片還是切末,蘿蔔是滾刀或者切片,另外還有切丁、切絲等無數種刀法,甚至大小厚薄都有要求。你有想過為什麼食譜要這樣規定嗎?切法不同真的會影響味道嗎?

(圖/NOM Magazine)
 

是的!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網站 npr 找來的專家們都一致肯定這麼做有其用意,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世界首屈一指的美國廚藝學院 (CIA) 廚藝系主任Brendan Walsh就這麼說:「我們堅持從一開始就教導正確的觀念:『不同刀法會帶來不同味道。』」可見的確如此,但是背後的原因相當複雜,有些甚至還是個謎,就連專業主廚、食物科學家與飲食評論家也尚未完全摸透。而就多位專家目前的研究與觀察,帶來的影響包含烹煮時入味程度、烹調時間、質地與香氣的改變等。

切面面積露出越多,越易入味

根據身兼廚師的美國食評家Leslie Brenner所說,刀法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切割面會影響蔬菜呈現的風味。

「食物切得越細,烹調的方式將會滲透得越深,得到越多的化學反應。」她解釋道,並以秋葵舉例,「我將秋葵垂直對切後,分別燒烤兩面,帶來了美好的炭烤香氣。」她表示垂直切法增加了烹調表面積,因此使碳燒風味更為顯著。同樣地,切得越細緻的蔬菜,越容易與各種調味料,例如奶油、鹽、醃漬汁液等交互作用。

(圖/NOM Magazine)
 

加速烹調時間

但是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廚藝學校Culinaria Cooking School創辦人兼廚藝與刀工講師Pete Snaith,則認為比起風味,受到更多影響的是烹煮時間。「如果一道菜中要加入紅蘿蔔,當你切的越細小,例如西式烹調中三公釐的細丁 (brunoise),即使最後再丟進鍋裡,也能很快地煮好。」他解釋。

(圖/NOM Magazine)
 
(圖/NOM Magazine)
 

帶來截然不同的口感

Snaith另外提到,刀法也會影響質地口感,雖然某些食物專家認為刀法影響風味,但或許那只是來自不同質地的錯覺。

「如果你吃一口切成圓弧狀的蔬菜,通常下意識會感覺到相當多汁。而有些食物切得越方正似乎越誘人。切邊參差不齊則令人覺得又老又不好嚼。也就是說,當食材越滑溜順口時,心理上會覺得越美味。」Walsh 也這麼說。

美國匹茲堡連鎖餐飲集團bBRG執行主廚Bill Fuller同樣說道:「風味通常是指你嚐到的味道,但某部份也與質地紋理有關。如果你將白蘿蔔切得非常薄,就會失去嘎吱嘎吱清脆的咬感,而那可是蘿蔔的一大特色。」

切得對,散發的香氣更強烈

除了味覺,鼻子嗅聞到的香氣同樣影響食物的風味,且Fuller認為某些蔬果會因為切法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香氣。

「若將番茄水平薄切成片,並平鋪於盤上,會比切成塊狀堆疊的方式散發出更強烈的番茄氣味,半月型的番茄就是沒切片的那麼棒!」Fuller說。

(圖/NOM Magazine)
 

切得越細,「酶」釋放得越多,氣味越發強烈

食物科學家便正在研究這種現象,「每個不同物種的化學特性各異,且各種刀法與壓碾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加拿大農業及農業食品部內部生理學家Charles Forney說道。 (相關報導: 誰說烤一烤塗果醬就好!日本料理家10種厚片吐司料理,一只平底鍋搞定正餐和甜點 更多文章

當你切開一顆番茄,細胞壁破裂並釋放出「酶」,酶將引發化學反應並產生更多香氣,而我們會將這種香氣與新鮮現切的番茄聯想在一起,Forney說這種香氣稱作番茄的「青綠味」(green notes),而剛切割的草皮也會產生類似的氣味。切的越薄,釋放的酶越多,新鮮青草味也更濃。

更多文章
中醫治療癌症有用嗎?女星徐婷病逝引發論戰
暫時拋開陽傘吧!每天只要曬太陽10分鐘,就能解決這些許多人都有的健康問題…
兆豐金風暴》林全:釐清金管會及財政部責任、積極偵辦洗錢與內缐交易
狂人總統杜特蒂當道 菲律賓與美國關係急轉彎
乖乖牌兒子為何離家出走?日本第一位榮格心理分析師:不等於他變壞,而是...
睽違4年重返NBA 易建聯披上洛杉磯湖人隊戰袍
「把燈熄掉,靠我更近一點」...一窺日本江戶時代的情色烏托邦
風評:打造eWTP是馬雲的大勝利,卻是其它國家的糖衣毒藥
時尚界第一次》穆斯林女性頭巾登上紐約時裝周伸展台
3小時就能完工!資深建築師在台中打造最美小木屋,衛浴廚房一應俱全
中度颱風「馬勒卡」侵襲北台灣,北北基宜花明天上班上課
不用花大錢也可以考潛水證照 !5大美景聖地讓你邊度假邊輕鬆拿照
陳昭南觀點:老藍內閣的包庇慣性,能幫小英點亮台灣?
《蔬果歲時記》選摘:台灣毛豆,日本人的最愛!
杜宇觀點:政黨已輪替 肥貓依舊在
張錯專文:小時候
銀行家觀點》建築美學觀點 ─都市設計融入都市計畫 ,翻轉城市面貌
游盈隆專欄:蓮舫吹縐台灣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觀點投書:電業法修法後,電價每度漲三倍,你知道嗎?
觀點投書:月薪近20萬的肥貓─考試委員與監察委員
觀點投書:視察軍隊為哪樁?
觀點投書:台灣民俗信仰進步的原動力─宗教自由
《我在音樂會畫的素描》選摘(2):阿伊達、台灣交響樂之父蕭玆
鬼扯多年之後終於承認 川普:歐巴馬總統的確是在美國出生
教育局官員救災「出淤泥而不染」變網紅 下場:慘遭免職
沒水沒電垃圾多 抱怨電話塞爆高市1999專線
周永明投效數字王國: 我5年前就跟王雪紅講,不要當CEO了
讓國軍孤軍搶救莫蘭蒂災情?高市府反擊網路謠言不實
馬勒卡颱風來襲 宜蘭為主、全台疏散294人
蒙古媒體刊登台灣爭取參與ICAO投書
颱風接力來襲 小三通航班縮減
新購屋方式「自地築屋」 喊出房價六折新主張
馬勒卡颱風來襲 彰化以北納警報範圍
應戰颱風「馬勒卡」中國國家防總啟動III級應急響應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誇口:10年創造2500萬工作機會 專家:勞動人口10年只增加800萬
馬勒卡颱風持續增強 北北基宜花停班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