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美國沒有在巴黎全球峰會上簽署有關人工智慧(AI)的國際聲明。
該聲明由法國、中國和印度等數十個國家簽署,承諾以「開放」、「包容」和「道德」的方式開發該技術。
英國政府在簡短聲明中表示,出於對國家安全和「全球治理」的擔憂,無法將自己的名字加入其中。
早些時候,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告訴與會代表,對人工智慧(AI)的過多監管可能「扼殺正在起飛的變革性產業」。
范斯告訴各國領導人,稱AI是「川普政府不會浪費的一個機會」,並表示「促進成長的AI政策」應優先於安全。
他的言論似乎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有分歧,後者辯稱需要進一步的監管。
馬克宏在峰會上表示:「我們需要這些規則來推動AI發展。」
英國先前一直是AI安全理念的倡導者,時任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於2023年11月舉辦了全球首屆人工智慧安全峰會。
事實查核組織「完整事實」(Full Fact) 的AI負責人安德魯·達德菲爾德(Andrew Dudfield)表示,英國政府不簽署巴黎公報的決定,將危及其信譽。
他表示:「英國政府拒絕簽署今天的國際人工智慧行動聲明,可能會削弱其作為安全、道德和值得信賴的AI創新世界領導者來之不易的信譽。」
然而,代表英國AI領域企業的貿易機構「英國人工智慧」(UKAI)組織表示,這是正確的決定。
「雖然UKAI同意對環境負責很重要,但我們質疑如何在這種責任與AI產業對更多能源日益增長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其執行長提姆·弗拉格(Tim Flagg)表示。
他補充說:「UKAI對政府拒絕簽署這份聲明表示謹慎歡迎,這表明政府將探索UKAI一直呼籲的更務實的解決方案,即保留與我們的美國合作夥伴密切合作的機會。」
該聲明說了些什麼?
這份由60個國家簽署的聲明,闡述了透過促進人工智慧的可及性,確保科技發展「透明」、「安全」和「安全及值得信賴」,並減少數位隔閡的雄心。
「讓AI為人類和地球帶來永續發展」被列為進一步的優先事項。
該聲明還指出,AI資源的使用在峰會上首次進行了討論。專家警告稱,未來幾年AI消耗的能源可能相當於一個小國國家消耗的能源。
獨立研究機構「艾達·洛夫萊斯研究所」(Ada Lovelace Institute)副主任邁克爾·伯特維斯特(Michael Birtwistle)說:「從峰會公報來看,很難確定政府到底不同意該聲明中的哪些內容。」
英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同意領導人聲明的大部分內容」,但認為其中存在某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