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清潔隊!站立跟車收垃圾風險高,平均每年4死740傷

2018-09-06 08:00
清潔隊員肩負維護市容、為市民服務的責任,但因「垃圾不落地」的配套設施不足,造成搏命上陣的清潔隊員平均每年4人死亡、740人受傷。(陳明仁攝)
清潔隊員肩負維護市容、為市民服務的責任,但因「垃圾不落地」的配套設施不足,造成搏命上陣的清潔隊員平均每年4人死亡、740人受傷。(陳明仁攝)

每天晚上熟悉的音樂在外頭一響起,慢慢由遠而近,人們便知道該出門倒垃圾了,有時如若來不及走到巷子口,30、50公尺外的紅綠燈處還能趕上;就算晚了1、2分鐘出門,垃圾車已經悠悠地往前開,小跑幾步就能把垃圾交給站在後踏板的清潔隊員。維護市容、為市民服務,大概是清潔隊員給人最直接的聯想,可是這樣的「責無旁貸」,背後卻隱藏著平均每年4人死亡、740人受傷的傷亡率。

根據環保署的統計,從2005年到2017年,共有84名清潔隊員死亡,扣除掉上下班途中發生事故者,逾半的53人都是在執行勤務時死亡,也就是說,平均1年就有4名清潔隊員因為從垃圾車上跌落、遭其他車輛撞擊等原因而去世。受傷人數更是從2005年的581人,攀升到去年的865人,13年來平均1年就有740名清潔隊員受傷。

20180902-SMG0034_E02-2005-2017年清潔人員傷亡統計表
 

7月30日上午,嘉義市環保局清潔隊傳出有隊員在執勤時,摔落車外造成重傷,送醫4天後搶救不治宣告死亡;其實去年在花蓮玉里,亦有1名清潔隊員因相同的原因受傷,至今仍在癱瘓中,顯然這樣的死傷其實並不罕見。

為什麼清潔隊員需要站在車後?

當被點名的環保局忙著清點安全帽、反光背心等配備,亦或是追究駕駛責任時,環保工會聯合會(簡稱環保工聯)集結了桃園市、新北市等數個縣市的環保工會齊上環保署抗議,一針見血地喊出「反站立、要安全」的口號。倘若不是車輛行進時站立在車後作業,怎麼會跌落重傷?那為什麼清潔隊員需要站在車後呢?

環保工聯理事長蘇家源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沒有完善配套下就推出「垃圾不落地」政策。過去民眾丟垃圾並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一袋袋垃圾慣性堆在鄰里附近的電線桿,往往產生惡臭和髒亂,連帶清潔隊員的收運時間無法固定,出來巡一圈、電線桿四周復又堆滿垃圾,於是只好收到天亮。

20180817-專題配圖-清潔隊員垃圾車「反站立」訴求,行進時在垃圾車後斗的困境。新北市垃圾車收運現況。(陳明仁攝)
政府推動垃圾不落地、資源分類回收等政策,但在人力和設備都不足的情況下,隨車隊員只好站在車後車斗進行工作。(陳明仁攝)

起初政府推動垃圾不落地資源分類回收等政策,讓垃圾清運不再是24小時制,清潔隊員原也樂見其成。然而政策實施了,人力、車輛卻沒有跟上,沒有多餘的車輛放置廚餘堆肥桶,許多縣市只好在垃圾車後斗加裝平台;一台車內就只有一名駕駛、一名隨車隊員,隨車隊員既要幫市民承接垃圾、操作垃圾壓縮機,還得將廚餘桶搬上搬下。

各縣市以「沿街收運」為主,僅北市採「定點定時」

一般來說收運方式可區分為沿線收運定點收運,除了台北市全市都採用定點定時收垃圾以外,各縣市目前主要仍以沿街收運為主。以台北市為例,定時定點意指垃圾車會在一個收運點停留較長的時間,通常大約5-10分鐘左右,人口數較多的更可能停到30分鐘,點和點之間的距離也不會太短。如此隨車隊員有較充分的時間作業,垃圾車行進時也有餘裕坐到車裡面。

沿線收運方式,就像是一條收運路線上有密密麻麻的定點,30、50公尺就停一次,每次暫停2到3分鐘,有些縣市的清潔隊甚至會繞到民眾家門口「到府服務」,一趟下來隨車隊員很可能得不停上車下車幾百次,久而久之便形成隨車隊員連在車輛行進時都站在車後的情形。 (相關報導: 拿人命換便民?定時定點收垃圾,台北做得到,其他縣市做得到嗎? 更多文章

20180821-清潔隊員垃圾車「反站立」訴求配圖,資源回收車。(顏麟宇攝)
台北市採「定點定時」收運垃圾,垃圾車會在一個收運點停留較長的時間,點和點之間的距離也不會太短,讓隨車隊員有較充分的時間作業。(顏麟宇攝)

在清潔隊服務近10年的小A,大多數時候擔任資源回收車的駕駛,偶爾也需支援擔當隨車成員,他提到雖然明白站在車後十分危險,開得再穩,車子也不免上下顛簸、轉彎,但有時車輛行進間仍有不得不站在車後的情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MLB》慘!大谷手肘韌帶又有新傷 預計會動TJ手術
「反同、挺同公投」年底對決4大關鍵戰場:募到100萬份婚姻平權連署,不代表同志就能結婚
喝普洱茶真的能減肥!中興大學研究證實:可有效減少體內脂肪堆積
緬甸記者追查羅興亞屠殺竟遭判重刑《衛報》痛批翁山蘇姬:裝聾作啞的軍方共犯!
拿人命換便民?定時定點收垃圾,台北做得到,其他縣市做得到嗎?
「3個賣1塊」古巴保險套超便宜!當地人除了避孕,還拿來綁頭髮、捕魚…背後原因竟然是?
風評:就不要再逼蔡英文唱國歌了!
顧爾德專欄:怎麼面對中國居住證的統戰?
弘安觀點:從國防部中共軍力報告探討共軍攻台行動及能力
范疇專文:台灣是誰、在哪裡、去哪裡、怎麼去?
吳志揚觀點:體育署升格的最後一哩路
陳柏廷觀點:不廢死卻又不執行死刑,我們的法治在哪裡?
蘇南觀點:中非合作論壇─免除一帶一路窮小國家到期債務
觀點投書:雕像啟示錄
觀點投書:政府調漲基本工資是「免費午餐」嗎?
李華觀點:一頭撞上槍眼,魏瓔珞才不是最後的贏家
觀點投書:日本需要怎麼樣的人才
觀點投書:後援會「請客吃飯」恐成為裝「賄選」新酒的舊瓶?
這是一個通才比專才更吃香的年代:《沒定性是種優勢》選摘(2)
臉書的逆襲,你到底免費奉上了什麼?《四騎士主宰的未來》選摘(2)
果菜市場改建案 北市府致歉:吳音寧確有參與會議
太平洋島國峰會掀波 我友邦諾魯怒斥中國仗勢欺人
起飛不跟塔台喊話,摔機也只能安靜犧牲…紀錄片揭開黑貓中隊神秘面紗
嘉義大雨釀災 新北民代捐10萬再加碼送床墊
看台灣設計展 抽200張泰國機票
涉詐領助理費532萬元當贍養費、旅費 前立委李慶華被起訴
準公共化托育政策挨批 林萬億:4年增6萬個公共化幼兒園名額
台北市125家業者違反勞基法 王品、台泥、東森電視都上榜
范巽綠回鍋接任教育部次長 人事公文送達行政院
國防部長嚴德發:志願役招募,年底可達預定目標
楊偉中遺體最快明早抵台 陳以真與愛女同機守護
亞運》透過練習學到更多 陳玟陵放眼未來
薪水跟不上房價飆漲!中國北上廣中產階級搶團購、省荷包,放棄體面生活
中美貿易戰》擋得住嗎?美國恐對中國2500億美元商品徵稅,中國只憑600億美元徵稅清單空手抵禦
果菜市場改建》吳音寧體制外做事?賴坤成PO公文打臉柯文哲
張忠謀預測全球半導體產業重大變革:3D封測、EUV微影製程、中國補貼政策
當「西日本玄關」徹底停擺:關西機場遇史上最慘災情,燕子擺尾會拖累日本經濟嗎?
拉抬觀光買氣 高雄旅展天天送機票
陳水扁向日媒倡公投 林濁水:應恢復徵兵制搞真正台獨
找嘸妻子鄺麗貞!吳俊立密會王金平:若不幫饒慶鈴當選,跳到黃河都洗不清
中國藉一帶一路「向西挺進」阿富汗?中國駁斥駐軍傳聞,仍引西方國家憂慮
亞運》不畏懼「拷貝忍者」 李智凱:不進步就沒辦法贏過世界
新新聞》綠另類算盤 丁守中當選也沒什麼不好!
新版空污法惹民怨 卓榮泰澄清:不是要消滅老車,而是要處理髒車
「南台灣水災不會是最後一次!」李遠哲:政府不能老是災後再跟人民道歉
吳祥輝轟柯文哲「活摘器官」 林濁水:蠢招、只被當笑話
「放閃照是對感情忠貞?偶像照代表擇偶標準高?」6種人格特質大分析,從手機桌布看穿你是怎樣的人!
全台每4位婦女就有1人遭伴侶施暴!陳建仁:里民間互助才能預防、解決
美國同志伴侶帶小孩一起優先登機被拒 長榮航空:地勤出錯引發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