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極端氣候 文章列表
#
極端氣候
約 25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中
因應極端氣候帶來的瞬間強降雨 中市府跨局處啟動排水系統優化工程
近期極端氣候致天氣變化劇烈,瞬間強降雨已成重要防災應變項目。根據氣象署資料統計,台中市西屯區於7月4日晚間出現強烈降雨,10分鐘雨量達23毫米,換算時雨量高達138毫米,為近8年來最大瞬間強降雨,導致文心路與河南路口發生短暫積水。雖積水20分鐘內即退去,市府建設局與水利局仍即刻研擬對策,短期內針對道路側溝格柵進行優化,並加大雨水下水道聯通管徑以提升引水流量;......
王秀禾
2025-07-17 14:08
極端氣候
瞬間強降雨
台中市
地方新聞
花蓮
從預防到復原!花蓮縣府建構「滴水不漏」校園防災體系,迎戰颱風季
因應氣象單位預測今年颱風季可能較為活躍,且面對全球極端氣候挑戰,花蓮縣政府教育處已「超前部署」,全面啟動校園防災整備工作。此計畫以「滴水不漏」為原則,從災前的預防整備、災時的即時應變,到災後的快速復原,建構了一套完整的系統性機制,旨在窮盡一切可能,守護全縣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與校園的穩定運作。面對災害,最有效的策略是防患於未然。教育處已由多個面向,全面收緊校園......
溫佳身
2025-07-11 12:17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
校園防災整備
徐榛蔚
新聞
政治
全球暖化危機升溫 李遠哲憂心:人類應立即覺醒,否則走入滅亡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極端氣候頻繁發生。中研院院士李遠哲今(28)日以「全球暖化與人類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講,指出人類走的路正在毀壞地球,人類在消滅人類社會。他強調,地球表面溫度持續上升,森林大火、水災與土石流屢見不鮮,顯示人類的生活方式應該立即覺醒,非常重要且迫切,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已遠遠超越地球的負荷,這樣走下去,只會走入滅亡之途。「從大氣化學看人類永續」系列......
李孟恩
2025-06-28 22:01
李遠哲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地方新聞
台北
CoCo都可「飆涼」來襲!限時兩日挑戰夏季高溫,人氣飲品最高下殺45元
面對全球極端氣候帶來的酷熱挑戰,連日飆升的高溫已讓民眾對消暑飲品的需求達到高峰。連鎖手搖飲品牌 CoCo 都可 為回應市場對於沁涼飲品的殷切期盼,宣佈將於 7 月 4 日至 5 日限時兩天推出年度「飆涼」活動。此次活動將針對兩款高人氣明星商品祭出破盤優惠:「28茉粉角輕乳茶(L)」特價 45 元,以及「芒果冰沙(L)」特價 49 元。此外,CoCo也推出「C......
何長澤
2025-06-26 14:33
CoCo都可
28茉粉角輕乳茶
芒果冰沙
風影音
國內
下班經濟學
房地產
財經
風生活
房市暴冷期?2025年進入極端氣候,專家揭撿便宜時機!
今年房市進入「極端型氣候」,從川普關稅戰、股市動盪、新台幣飆升,經濟動盪不安,今年下半年有機會能撿到便宜嗎?本集邀請到財經媒體人阮慕驊和主持人雪寶來詳細解說! 房市買氣急凍!可進場撿便宜!? 現在房市到底有多冷?阮慕驊告訴大家某大型建商去年銷售達到五百戶,今年只剩下五十戶,剩下不到十分之一,累計前四月移轉量約6.5萬棟,探七年新低,之後狀況會不會更差還是......
下班去你家
2025-06-10 18:00
房市
機會財
台積電
地方新聞
彰化
防汛期嚴陣以待 彰化縣府籲請民眾落實防災整備
為防範梅雨季期間因為極端氣候可能發生的豪大雨,彰化縣政府在「超前部署、隨時防災」理念下,相關單位已完成各項防汛整備作業,縣府提醒民眾,注意住家周邊排水系統,低窪地區居民也請預先備妥防汛砂包、防水擋板等防水設施,加強自主防災。近期梅雨鋒面與西南季風帶來大量水氣,彰化縣政府提醒,防汛期間沿海及平地地區常有短時強降雨與局部豪雨等劇烈天氣現象,尤其遇逢大潮時段,更易......
王秀禾
2025-06-04 15:37
彰化縣政府
防汛整備作業
梅雨季
地方新聞
花蓮
花蓮縣道193線復建工程獲近2億元挹注 打造韌性交通網絡
花蓮縣長徐榛蔚今(22)日親自會勘縣道193線復建工程,該工程投入近新台幣2億元,旨在修復因近年多起天災受損的路段,並提升其長期韌性,確保縣民用路安全。徐榛蔚現場強調,工程品質與進度應並重,全力為鄉親打造安全永續的用路環境。此次復建工程總經費高達近2億元,涵蓋土方、大地、排水、道路及交通雜項等多元工項。工程於今年3月17日啟動,目前進度已超前5.95%,預計......
溫佳身
2025-05-23 11:53
徐榛蔚
花蓮縣
縣道193線
地方新聞
新北
山陀兒、康芮颱風重創北海岸 金山清水溪、月眉排水復建工程完工!
感謝中央挹注災害復建約2,300萬,復原護岸結構與排水能力,為汛期做好準備去年10月山陀兒與康芮颱風接連侵襲,尤以金山區單日累積雨量達614mm造成護岸嚴重沖毀。新北市政府水利局迅速啟動災害搶修與復建,清水溪(六股里、三界壇)復建工程分別於114年1月、2月完工,月眉排水(長興宮)復建工程於4月完工,感謝中央挹注災害復建約2,300萬,復原護岸結構與排水能力......
李梅瑛
2025-05-22 19:24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災害復建
山陀兒颱風
地方新聞
台北
迎戰五月汛期!北市加強清疏防淹水 鎖定工地、餐飲污染源
隨著五月汛期正式來臨,面對極端氣候可能帶來的瞬間強降雨,臺北市環保局已進入「料敵從寬」的防災整備狀態,將防範市區積淹水列為首要任務。除了例行的溝渠清疏,環保局自五月起,特別針對過去曾有積淹水紀錄、地勢低窪地區,以及市場和夜市周邊的雨水下水道,展開加強清疏作業,確保在防汛期間,每季至少巡檢清疏一次,維持排水系統暢通。
陳逸群
2025-05-01 13:50
汛期
防汛
淹水
新聞
政治
不尋常對話》未來恐無冬季、颱風更猛 趙恭岳示警:這時台灣將沒有10度低溫
龍應台基金會於今(19)日世界地球日前夕舉辦「不尋常對話」論壇,邀請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以及資深媒體人蘭萱以《奪地、搶水、爭能源—氣候變遷對和平的威脅》為題,探討氣候變遷對國際政治、社會所帶來的生活衝擊與挑戰。
蔣帆威
2025-04-20 09:00
趙恭岳
氣候暖化
不尋常對話
地方新聞
新北
2025 ICLEI全球執委會韓國揭幕 新北副市長劉和然受邀出席談新北韌性經驗,因應極端氣候各項挑戰!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以東亞區執行委員身份,出席2025地方政府環境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全球執委會,於今(15)日東亞執委會分享新北面對氣候變遷推動韌性城市經驗。與會的ICLEI秘書長GinoVanBegin、韓國首爾市、京畿道、高陽市、日本京都市及中國長春市執委肯定新北以智慧科技因應急降雨,提升城市韌性減少災害發生,積極面對氣候變遷潛在衝擊。
李梅瑛
2025-04-15 19:37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南韓大火的警訊–從環境政策看極端氣候下的風險治理
近期南韓發生嚴重的森林大火,火勢延燒面積廣大,造成重大財產損失與居民撤離。這起災害的發生,不僅讓人關注極端氣候的影響,也凸顯了當前環境政策在應對氣候風險上的挑戰。隨著全球暖化加劇,臺灣是否已準備好應對類似的災害風險?本文將從環境政策、氣候適應與災害治理的角度,探討我們可以從這場大火學到什麼。
徐聖傑
2025-03-31 05:30
南韓
火災
極端氣候
地方新聞
高雄
迎戰極端氣候 環保局確保溝渠排水通暢
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高雄環保局今年規劃整合相關資源,清溝預算提升為3327萬元創新高,較113年增加1.43倍,清潔隊將全力動員,強化清疏效率與量能,年度目標清疏重量更上修至25687噸,較113年增加1.31倍,以因應各種水風災挑戰,保障市民朋友生命財產安全。
徐炳文
2025-03-05 12:02
品味生活
2024好食好事加速器Demo Day:食農新創產業韌性年代,打造全球韌性供應鏈
台灣棒球隊在世界盃奪冠,展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正如今日食農產業在極端氣候、人口老化、地緣政治挑戰下的積極創新,尋找突圍解方。由「頂新和德基金」支持的台灣食農科技加速器-「好食好事」近日舉辦年度DemoDay,以「韌性無界∞科技無限」為題,展現十家食農新創團隊如何以創新技術與商業模式為產業注入新生命,建構韌性供應鏈。本次年度盛會座無虛席,匯聚350位台灣農業、食品、流通等企業代表及新創投資人參加。
唐可欣
2024-12-06 11:55
食農新創
人口老化
極端氣候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商業
經濟
黃一展觀點:氣候與人權─淨零碳排路徑對最弱勢群體的影響和機會
氣候變遷已成為21世紀最迫切的全球性挑戰之一,並且它對人權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當我們討論淨零碳排放的路徑時,也必須理解氣候變遷,是如何影響那些最脆弱的群體,這不僅僅是一個環境問題,而是一個與生存權、健康權和發展權緊密相連的社會正義問題。所謂最弱勢的群體,無論是發展中國家的農村人口、原住民社區,還是那些依賴自然資源維生的人們,按照聯合國秘書長的話來說,他們正處於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與機會的交匯點,去理解這一過程中如何保障弱勢的權利,對於推動公正的氣候行動至關重要。
黃一展
2024-12-03 05:45
氣候變遷
人權
氣候難民
新聞
國際
西班牙洪災為何死那麼多人?極端氣候釀災,「警報系統延誤12小時」更是關鍵人禍
一場突如而來的大洪水,讓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地區多地出現嚴重災情,還奪走至少205條人命,成為該國近代最嚴重的天災。雖然科學家認為,此次洪災與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有關,但對於瓦倫西亞當地居民來說,他們更在意的一點是,政府在處理緊急災難的速度,是不是過於緩慢,導致本應分秒必爭的警報,足足晚了12小時才讓居民知道,加上警報用詞非常模糊不清,導致人們無所適從,進而浪費黃金撤離與救援時間。
李靖棠
2024-11-02 18:00
西班牙
瓦倫西亞
洪災
新聞
政治
「對等尊嚴交流誠意不變」 賴清德:願和中國合作面對氣候變遷
總統府今(24)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二次委員會,總統賴清德表示,願意和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合作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說,合作的空間跟可能性很多,極端氣候應該要如何因應,重點是在於兩岸對等尊嚴的做交流,「我們的誠意跟承諾都沒有改變」。
羅立邦
2024-10-24 22:59
氣候變遷
中國
核能
新聞
國際
又有超強颶風襲擊美國!BBC大哉問:今年的熱帶風暴為何特別猛烈
美國佛羅里達州正準備迎接兩周內的第二場颶風(Hurricane),預計四級颶風米爾頓將於當地時間周三登陸。現在颶風米爾頓已經在墨西哥和佛州沿海測得風速高達每小時250公里,州長羅恩·德桑蒂斯(RonDeSantis)已呼籲居民撤離,警告稱「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BBC News 中文
2024-10-09 19:00
颶風
熱帶氣旋
極端氣候
新聞
國際
亞馬遜流域水位降至歷史新低 逾50萬人生活告急
巴西地質局10月4日表示,亞馬遜河左岸最大支流黑河(RioNegro)在瑪瑙斯地區河段創下122年來最低水位12.66公尺,預測未來幾天水位可能進一步下降,逾50萬人生活告急。
中央社
2024-10-05 09:40
極端氣候變化
亞馬遜流域
巴西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小耳朵》柯文哲扛得住?看守所大熱天沒冷氣還吃火鍋 阿北身體「異於常人」
受極端氣候影響,今年夏天非常炎熱,氣象專家賈新興說,2024年8月全球均溫創下175年來歷史新高。面對悶熱天氣,普羅大眾可以在家開電扇、吹冷氣,不過對於被羈押到台北土城看守所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恐怕就沒這麼輕鬆。
羅立邦
2024-09-20 08:40
柯文哲
羈押
京華城案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碳費應該少點口號,多點務實
環境部升格已經滿一週年,在過去一年中,該部最關鍵的任務就是推動碳費三子法。如今環境部已經完成諸般程序,將在月底發布碳費子法,只是真正要實施碳費,還需要碳費審議委員會早日將費率定案。
林柏維
2024-08-29 05:30
碳費
溫室氣體
配套方案
VIP
評論
國內
專欄
名家專欄
朱淑娟專欄:凱米颱風的水患進行式
經濟部水利署22日在行政院會,針對7月25、26日凱米颱風提出災後報告,其中提到幾個淹水熱點,這次雖然雨勢更大但沒有淹水、或淹水面積減少,顯見治水有效。另外也提到因應強降雨未來除了治水工程,還要推動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在地滯洪等政策,以提高土地承洪能力。
朱淑娟
2024-08-27 05:50
水患
颱風
極端氣候
地方新聞
品味生活
科技
環境
桃園
極端氣候壓力下桃園如何「降溫」 蘇俊賓提五大解方
在全球極端氣候加劇的背景下,都市熱島效應成為城市治理的關鍵議題。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於臉書分享其觀點與桃園的解決方案並強調,台灣北中南三大都會區的熱島效應日益嚴重,尤其北部地區已覆蓋大半桃園,導致「溫度難民」與「氣候難民」的潛在危機。為應對這一挑戰,蘇俊賓提出了桃園的五大解方,期望能有效減緩都市高溫對市民生活的影響。
王維傑
2024-08-20 18:50
環境
都市熱島效應
溫度難民
地方新聞
環境
台中
天氣
氣候變遷威脅加劇 江啟臣呼籲全社會加強減碳調適
近年來,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日益顯著,尤其是在臺灣,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氣候現象如寒流、高溫、颱風和冰雹等,對臺中市的農業、經濟、就業及居民生活造成了嚴重衝擊。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僅在臺中服務處就接獲超過40多件與氣候相關的陳情案件,並強調必須正視這一問題,積極推動減碳調適措施。
何長澤
2024-08-15 11:28
江啟臣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新聞
政治
「2065年後台灣恐沒冬天!」彭啟明拋應對極端氣候3支箭:現在就要未雨綢繆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8)日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議,首先由委員會執行秘書、環境部長彭啟明報告「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報告」,彭啟平說,環境部8月將通過3個子法,台灣將進入排碳有價的時代,未來會健全碳定價機制,有機會走到總量管制的碳交易。他也提到,極端天氣已經成為台灣的日常,面對氣候變遷,要未雨綢繆,提早部署,需要長遠思考,現在就要有作為。
羅立邦
2024-08-08 17:56
國土永續
彭啟明
環境部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明天就是地球超載日!台灣1問題「世界第二嚴重」 生態負債恐迎全球災變
今年的地球超載日定於8月1日,代表人類在此日期之前已消耗地球全年能再生的資源,而今年相較於2023年時提前了一天。另外,台灣每人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值達3.42,高居全球排名第二,顯示台灣產業過度消耗本土生態資源。若全球不加快減少資源耗用,將面臨極端氣候事件的威脅。
蔡華洲
2024-07-31 16:28
地球超載日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
碳排放
新聞
國際
氣候變遷加聖嬰發威,北非摩洛哥1天熱死21人!
全球極端氣候肆虐,除在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造成致命熱浪外,也使北非摩洛哥中部城市一天內有21人命喪高溫。去年有專家預測,聖嬰現象的劇烈衝擊,可能導致今年夏季更熱。
中央社
2024-07-28 13:30
極端氣候
氣候變遷
聖嬰現象
新聞
國際
NASA警告:全球氣溫若繼續升高,巴西半世紀內「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一項研究,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熱浪日益頻繁發生,可能使得巴西的環境危害人類健康,未來50年內變的不適合居住。
中央社
2024-07-23 10:00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極端氣候
評論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公孫策專欄: 節能減碳?來不及啦!
劇烈天候襲擊人類已經很多年,人類喊節能減碳也喊了很多年,可是今年的劇烈天候來得又急又猛,以北半球夏天高溫來說,遠遠超過之前「明年會更熱」的預期。說得嚴重一點,如果最近十幾年是「溫水煮青蛙」,今年開始警覺「有點熱得受不了」,如果明年、後年……以此加速熱下去,只怕將無力跳出熱鍋矣。
公孫策
2024-07-09 06:50
公孫策
公孫策專欄
洪水
評論
國際
國內
專欄
科技
經濟
杜宇觀點:AI將成應對氣候變遷的新利器
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增加,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正在加劇,有些變化(例如乾旱、野火、熱浪、洪水、龍捲和極端強降雨等)發生速度比科學家先前評估的要快,發生氣象災害的風險及危害更大更廣。氣候變遷造成的後果,已經對我們的健康、糧食種植能力、住房、安全和工作造成實質傷害,沒有緩解的跡象。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沒有誰能置身事外,獨善其身,想降低災害性就得全面提高防災減災的意識與能力。
杜宇
2024-07-02 06:30
AI
SDG
極端氣候
新聞
國際
地球發燒中,今年還會更熱!致命高溫成常態,地球將會熱到不宜人居嗎?
去年我們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C3S),2023年不僅平均溫度創下自1850年以來的最高溫,去年的「每一天」都較人類社會在工業化之前升溫至少攝氏1度以上,其中約半數時間更超過攝氏1.5度,去年11月還有兩天超過攝氏2度。壞消息是,今年的情況不僅沒有好轉,不少科學家還警告恐怕會再更熱!
李岱青
2024-06-28 10:11
極端氣候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新聞
國際
即將沉入海底的「非洲威尼斯」!海平面上升、地層下陷,塞內加爾正與時間賽跑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不僅危及許多物種的存續,世界各地都有人為了逃離氣候災難被迫遷徙,人口快速成長的非洲也不例外。塞內加爾西北部城市聖路易(Saint-Louis)過去在法國殖民下是該國首府,塞內加爾河在此注入大西洋,城市心臟地區位於狹長的半島,獲得「非洲威尼斯」的美稱。退潮時,海岸線一直綿延到遠處,遊客聚集在寬廣的沙灘看足球賽,全聖路易首屈一指的夜總會也開在這裡,但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劉俞妗
2024-06-26 10:00
塞內加爾
西非
奈及利亞
風生活
國內
科技
即時
AI
黃仁勳演講精華一次看》最新架構「Rubin」傳採用台積電N3製程 點名40多間台企16大學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2日晚間在台大體育館發表「AI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帶動全球新產業革命」主題演講,這場演講不僅介紹了輝達正推出或準備推出的深遠計畫和下一代GPU平台「Rubin」,他也強調台灣在全球AI與數位孿生技術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且演講壓軸影片更是感性對台灣告白,也列出超過40間台灣公司和16所大學,讓台下觀眾都相當感動!
周育信
2024-06-02 23:03
黃仁勳
輝達
NVIDIA
新聞
國際
打開冷水龍頭竟流出熱水!印度熱到爆,德里52.9度打破全國紀錄
印度入夏以來氣溫屢創新高,氣象預報對大部分地區發出熱浪警報,德里28日更一舉衝破50度門檻,打破全國紀錄來到攝氏52.9度。除了氣溫比預期高出9度之多,比之前的全國紀錄更高出1.9度,印度政府還警告未來恐有缺水危機。
國際中心
2024-05-30 11:57
高溫
極端氣候
氣候變遷
地方新聞
高雄
解決旗津積淹水情形 陳其邁:打造韌性城市因應極端氣候
高市議員李喬如關心旗津地區積淹水情形,市長陳其邁今(16)日說明因大潮及地形等因素造成,他進一步指出,因應極端氣候水平上升,預計分2期改善計畫,投入約5,700萬的預算,解決旗津每逢大潮積淹水現象。陳其邁說,作為韌性城市,應能因應各種不同條件,將災害降至最低,除了進行後續改善工程,也模擬不同情境,盼大幅減低災損。
徐炳文
2024-05-16 19:59
陳其邁
淹水
大林蒲遷村
地方新聞
嘉義
國本學堂農業場域交流會 卓越班學長分享文蛤養殖管理心法
嘉義縣東石鄉是台灣首屈一指的水產養殖區域,然而台灣文蛤近年受極端氣候影響,環境負荷力與養殖率都大幅下降,市場供需逐漸失衡,為協助漁友因應多變環境,並促進多元養殖技術交流,國本學堂昨14日首次舉辦養殖產業場域交流會,課堂中由第3屆卓越班學長張育彰分享,從潮汐灌溉的水質管理技術以及高存活率養殖心法,探討氣候變遷下的生產管理策略。
夏和宣
2024-05-16 10:25
台灣文蛤
極端氣候
翁章梁
新聞
國內
氣候報告示警極端氣候 未來台灣可能每年僅1至2個颱風 挾帶風雨卻更強
根據國科會及國環院今天公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在極端氣候情境下,未來每年影響台灣的颱風數目可能減少,21世紀末可能僅剩1至2個颱風,但颱風挾帶的風雨卻較現在更強。
中央社
2024-05-09 08:50
國科會
國環院
極端氣候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一家5口海邊打卡…小兒子突落水!家人見狀急搶救「4人全淹死」只剩他獨活
中國正值五一長假,不少家庭會趁著這期間出遊,各地湧現人潮,廣東省汕尾市卻傳出一起命案慘劇,有一家5口在海邊拍照打卡時,小兒子突然意外落水,嚇得全家趕緊下水救人,卻接連慘遭巨浪捲走,最後只剩一開始落水的孩子成功獲救,其他4人全都不幸溺死。
陳怡穎
2024-05-04 15:55
廣東
廣州
廣州暴雨
地方新聞
台中
兼具滯洪與遊憩效益 中市大里區草湖公園發揮防洪功效
針對極端天候可能造成的強降雨,極可能造成區域性的淹水災情,因此台中市政府也結合公園設施,作成兼具滯洪與遊憩功能的智慧防汛防災公園,以近日的大雨為例,在大里仁和路、大峰路交叉口的草湖公園就發揮滯洪效果,也解決鄰近地區每逢下大雨就會淹水的問題。
王秀禾
2024-04-26 14:29
極端氣候
台中市政府
多功能滯洪池
新聞
政治
新內閣》碳費、四接「環境部挑戰不小」 彭啟明談淨零:國家生態系需改變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9)日公布新一波內閣名單,環境部長由現任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接任。彭啟明隨後宣布,將辭去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一職以及教職,遵守利益衝突迴避。
馮建棨
2024-04-19 15:00
淨零碳排
彭啟明
氣象
地方新聞
台東
推動社會防災責任 臺東縣府攜手民間企業簽署「防災合作備忘錄」
近年來世界各國面臨極端氣候等挑戰,同時為強化社會災害韌性,臺東縣政府從生活面、緊急救護、避難及復原等各面向需求,結合旅宿業、企業體、非政府組織及專業工會等,於今(28)日上午由臺東縣王志輝副縣長代表縣政府共同簽署「防災合作備忘錄」,包括有18家旅宿業、8間企業、5個非政府組織團體、2家職業工會,王志輝並頒發感謝狀給參與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單位,期以共善共利共創為協議內容,攜手守護臺東安全。
溫佳身
2024-03-29 10:57
臺東縣政府
極端氣候
王志輝
地方新聞
高雄
出席「2024高雄智慧城市展 陳其邁:加速淨零轉型因應極端氣候挑戰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1)日出席「2024高雄智慧城市展」代表頒發「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獎項予傑出廠商,並與國發會、數發部等部會代表,以及ICELI、CityNet及WeGO等國際組織代表共同進行啟動儀式,隨後至各廠商攤位參觀。會場集結國內外超過150家廠商、550攤位參展,並有來自20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與19個城市代表與會,展現高雄發展智慧城市的成果。
徐炳文
2024-03-21 22:47
地方新聞
雲林
建立永續農業環境 雲林縣政府與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
為建立安全農業環境,推動農業永續發展,雲林縣長張麗善30日與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林裕彬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期許未來能就「因應氣候變遷對雲林農業、農地影響之調適政策與輔導建議」及「推動雲林縣內安全農業、零碳及循環再利用示範場域與教育推廣」等議題進行深化合作。
夏和宣
2024-01-31 15:54
張麗善
臺灣大學
極端氣候
評論
國際
專欄
張泉湧觀點:全球沸騰陷危機---多數煤炭大國未承諾淘汰化石燃料
2015年200多個國家在巴黎訂約,要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之內,為了檢視各國減碳進度,每5年要進行一次檢討,2021年9月聯合國提出第一次全球盤點報告,如果要達成1.5℃的目標,到2030年還差每年200億噸左右的減量,相當於全球排放量的40~43%左右。科學家們表示,地球平均升溫超過巴黎氣候協定1.5℃目標時,地球遭受熱浪、乾旱、野火、暴風和洪水等極端氣候災難將日益加劇。2023年12月1日聯合國在氣候峰會(COP28)期間表示,2023年已確定創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均溫比工業化前已高出1.4℃,且未來4年內升溫就可能達到1.5℃。
張泉湧
2024-01-17 05:50
聯合國氣候峰會
煤電
極端氣候
評論
國際
專欄
王遠洋觀點:光明與黑暗—撕除排燈節傳統成為印度缺乏環保意識的污名化標籤
去(2023)年,印度獲得一項頗具爭議性的金氏世界紀錄。官方11月11日於北方邦阿約提亞(Ayodhya)薩拉育河(riverSaryu)畔舉辦的排燈節點燃超過兩百二十萬盞陶燈(2022年約一百五十萬盞)。根據當地大學統計,包括大學生在內約有兩萬四千名志工投入此項金氏世界紀錄的申請作業。在由公證人員確認陶燈數量後,將證書頒發給北方邦首席省長人選:「瑜伽士」阿蒂提亞特納(YogiAdityanath)。然而,這場節慶活動卻也使印度的空氣品質指標(AirQualityIndex)攀升至指數最高的第六級,汙染程度甚至高達全球安全門檻的十倍以上,引發國際媒體關注。在印度擴大規模舉辦這場象徵光明一方獲勝,慶祝羅摩(KingRama)擊敗拉瓦那(Ravana)的宗教與文化盛典之際,西方世界更擔憂的是印度會將全球環境保護推向黑暗。
王遠洋
2024-01-16 07:10
印度
排燈節
環保
評論
國際
專欄
張泉湧觀點:全球沸騰陷危機---南洋大面積森林被焚毀,碳儲藏流損災難更加嚴峻
南洋或稱東南亞(SoutheastAsia,SEA),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出現新地區名稱,可概分為陸、海兩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和沙巴、汶萊、東帝汶、印尼、菲律賓及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東亞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及海嘯活動頻繁。除新成立的東帝汶外,區內十國組成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即「東盟」、「東協」或「亞細安」組織。「東南亞」一詞在1839年由美國牧師霍華德馬爾科姆(HowardMalcolm)在他的「東南亞旅行」一書中首次使用,其定義只包括陸域部分。二戰時期盟軍於1943年成立東南亞司令部(SEAC),「東南亞」一詞因此被廣泛使用。
張泉湧
2023-10-26 05:50
南洋
東南亞國家協會
碳儲藏
地方新聞
高雄
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會議登場 陳其邁:分享高雄經驗 迎接極端氣候挑戰
高雄市長陳其邁昨(23)日出席「第九屆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開幕典禮。本次會議邀請來自30多個國家及超過1000位水領域專家出席,並參與發表超過500篇論文與演講,探討主題聚焦在氣候變遷、綠色水科技、新興水汙染物、水處理與再生循環、水資源管理、數位水務、水與淨零等最新熱門主題。
徐炳文
2023-10-24 20:03
地方新聞
雲林
對抗端氣候挑戰 雲林縣府攜手雲林科技大學打造極端氣候資訊平台
因應極端氣候挑戰,雲林縣政府、雲林科技大學18日簽署「極端氣候資訊平台」合作協定書(MOU)。縣長張麗善表示,透過這項官學合作,分享資料、資訊與圖資,縣府各局處能針對極端氣候可能造成災害,調整因應策略,增進縣府防、救災效能,建立韌性、永續未來。
夏和宣
2023-10-18 16:44
極端氣候
雲林縣政府
張麗善
新聞
國際
睽違三年的「聖嬰現象」:2023適逢「聖嬰年」,美國是否又將有暖冬?
時序雖已進入2023的下半年,但秋天尚未正式來到,現在就關注冬天氣溫似乎為時尚早。不過由於聖嬰現象,今年的冬天可能與過去數年截然不同。2020年以來,「反聖嬰現象」已經持續三年之久,除了美國南部因而偏向乾燥,美西則是大雪成災。今年適逢聖嬰年,冬天的氣候恐怕將出現很大轉變。
劉俞妗
2023-09-27 14:00
美國
氣候變遷
聖嬰現象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台灣會發生英國損失數億英鎊大停電?台電三防線防雷擊、卻怕電網中暑
2019年英國出現大規模停電,起因是閃電及再生能源系統異常,拖累整體電網,反觀台灣再生能源逐漸提高,台電已經提出多項措施來因應,但未來極端氣候成為日常時,長期炎熱無雨的天氣,就可能成為下次停電的原因。
馮建棨
2023-09-25 09:10
政策盤點
每日頭條
台電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