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骨牌斷交─一個外交人員的感想

2018-05-31 06:30

? 人氣

布吉納法索與我斷交後,「雪崩外交」成為媒體慣用詞。圖為兩年前就職,蔡英文總統在府內接見布吉納法索總理齊耶鈸(Paul Kaba Thieba)(總統府)

布吉納法索與我斷交後,「雪崩外交」成為媒體慣用詞。圖為兩年前就職,蔡英文總統在府內接見布吉納法索總理齊耶鈸(Paul Kaba Thieba)(總統府)

民進黨重回執政兩年來,中共每挖走了台灣一個邦交國,媒體就以「雪崩斷交」負面角度報導,作為一個現職外交人員實在心有戚戚焉,尤其每一次發生斷交事件,少數外交退休前輩們更以冷嘲熱諷的方式,呼籲蔡總統要遵守九二共識云云,說什麼「現在沒有一個邦交國大使可以安心睡覺,請替前線同仁想一想」,「北京其實不想挖中華民國邦交國,但是蔡政府挑釁中國大陸,兩岸關係哪裡有維持現狀?」「兩岸關係不搞好,大陸挖我邦交國,前線外交同仁士氣一再挫敗,怎麼打仗?」等等似是而非評論,令人不解,國內意識形態對立,反對黨經常消費台灣的外交作為,而外交前輩以非外交專業為出發點的言論,對奉行國家利益至上,嚴守行政中立的職業外交人員作了一個不好的示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兩岸國際競逐從未止歇,一句「外交休兵」太簡化

首先大家必須要瞭解,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多年以來在國際社會的競逐從來就不是站在一個平等的立足點上,就體制而言,一個是遭排擠在國際社會體制外的自由民主國家,外交政策必須經過國會及民意的溝通與檢驗,其成效更須受到全民嚴格的監督;而另一個是聯合國安理會當然成員的集權國家,少數領導階層可以決定其外交政策,並透過其駐外機構全力貫徹執行,即使其過程及結果引起國際社會負面反應,其人民也無從知悉。更嚴重的是,在國內意識形態掛帥的政治環境下,我們的外交策略及作為,在形成過程中往往遭到政治消費,較難有理性的辯論,導致一項原本可行的外交政策,從醞釀時就受到反對黨國會議員的批判及持反對立場媒體的質疑,等到前線外交人員執行時已經是面目全非;反之中國大陸在我們尚在醞釀的階段時即可周詳地研議對策,然後好整以暇地訓令其駐外人員進行反制。

多年來兩岸在國際社會的競逐,不但牽涉兩岸關係發展,也因國際情勢及國內政治環境改變而調整,中國大陸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相對增強,逐漸反映到強勢爭取我邦交國的外交作為,我首次政黨輪替前,國民黨政府與中共在國際間的競逐也有互挖邦交國情事,如果說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期間實行「烽火外交」政策,國民黨再次執政八年期間也只能說兩岸有不互相爭取彼此邦交國默契,或者較為「良性競逐」的情況,而絕不是所謂的「外交休兵」,因為那段期間中共在國際場域對台灣的打壓也沒有停止過,反而對台灣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參與更是進行全面打壓。即使台灣處在如此艱難的國際處境及複雜國內政治環境下,我們外交人員仍然兢兢業業,忠實有效地執行政府的外交政策,為台灣的國家利益及國人的權益打拼,從來就沒有「安心睡覺」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