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新聞》林佳龍、鄭文燦、鍾佳濱 為何當年學運世代選擇民進黨開始政治生涯

林佳龍過去曾是學運領袖。(新新聞資料照)

野百合學運發生於1990年3月,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4大訴求,這4大訴求幾乎都被時任總統的李登輝所接受,國民大會雖然當時沒有廢除、但也逐漸走向「虛級化」,最後在陳水扁時代正式消失,「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政經改革時間表」則都在李登輝總統任內完成。

當年學運世代的要角,除了進入公務機關擔任公務員、以及如吳介民等回到學界從事研究工作的以外,如林佳龍、鄭文燦、鍾佳濱,以及更早一代的學運分子如賴勁麟、李文忠等等,幾乎都選擇民進黨展開自己的政治生涯,並沒有因為學運訴求得到執政的李登輝政府正視實行,而加入國民黨。而現在,學運世代從民進黨內的年輕才俊,已經逐漸步向自己的政治生涯的尾段,除了總統、閣揆外,內閣部長、地方首長他們都已經擔任過,似乎也證明當初的選擇並沒有錯。

這篇刊登於1991年10月21日出版的241期《新新聞》的文章,詳細描述當年的學運世代,選擇與在野黨而不與執政黨為伍的原因,很有幫助去理解後來學運世代的執政思考模式,也可以感受到當時他們所感受到的政治問題,和為什麼會認為這些問題應該那樣解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