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讀陳健民《獄中書簡》──成為他的「台灣」學生,是不幸還是幸運?

2022-03-20 06:00

? 人氣

2019年6月,因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引發港人對於基本法與香港自治被破壞的憂慮,有103萬港人走上街頭示威。抗爭持續半年多,後因疫情而改變運動型態。(資料照,美聯社)

2019年6月,因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引發港人對於基本法與香港自治被破壞的憂慮,有103萬港人走上街頭示威。抗爭持續半年多,後因疫情而改變運動型態。(資料照,美聯社)

作為陳健民老師在台灣教導的香港學生,能夠安然地在好山好水的國立政治大學上課,到底是不幸還是幸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從當時的社會學系系主任黃厚銘老師口中得悉一則喜訊——陳健民將以社會學系客座教授開課。黃老師更向在場的台灣同學們強調非常有名,請不知者自行上網搜尋,我感到格外驚喜,頓時難掩自豪和興奮,沒料到會遇到這般重量級的人物。但我很快便擔心他能否安全登機,畢竟在荒誕的時代,萬事皆有可能。同時,外界對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路線有各種看法與評價,而他一直在香港的民主運動路上主張「和理非」,不禁使我充滿好奇和懷疑。

我是1名在台港生,沒有機會在香港修讀陳老師開授的課,反而在台灣獲得如此機會。那個曾經只在媒體上出現的大人物,如今成為我的老師。有趣的是,他也喜歡到政大旁邊的景美溪跑步和欣賞日落美景,我們都是在台灣生活的人,以這片土地作為棲身之所,面對相近的生活和處境,我和這位大人物的距離彷彿拉近了許多。

陳健民。(取自陳健民臉書)
陳健民。(取自陳健民臉書)

現在,我讀著《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這43封獄中書簡讓我一窺高牆鐵窗的生活及他的所思所行,細細品味他的愁緒和掙扎,真誠的文字進一步拉近我和老師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許多上課的畫面不斷浮現於我的腦海。長達18周的「社會運動」課堂非常豐富,編排上具組織性,主要介紹社會運動理論,分析環境及內部因素如何影響運動的生成、運作邏輯以至其對社會變遷的影響。陳老師在第一課給同學們拋出一個引子——為甚麼社會運動如此牽動人心?

首先,社會運動是一種持續性的集體挑戰,行動涉及非常規手段,目的在於改變現狀。我想對香港人而言,對社會運動牽動人心的說法必然會勾起許多共鳴,每次回想到2019年夏天都牽動著我的情緒,誰能料到反抗成為香港人的日常?在2019年6月,香港爆發大規模爆發的反送中運動,香港人透過持續逾年的流水式抗爭,希望能夠改變現狀,捍衛自由與民主價值。反送中運動確實已牽動著每一個曾為香港付出的人,因為我們經歷過共同的痛苦和悲憤、勇氣與熱情,更不可能忘記在這場運動中受傷、被檢控、甚至喪失生命的人們。我亦在目睹政權的黑暗,見證人性的光輝過後,徹底改變我的想法和人生,如今的我已不許再幼稚,像見盡怪魔惡行,恨不得自己變得更強,急速進化和成長。

家鄉既熟悉又陌生,既靠近又遙遠

我在課堂中受益匪淺,尤其是陳老師作為佔中三子之一,他親身在課堂中訴說從佔中運動到雨傘革命的商討、公投與公民抗命的過程,這珍貴的授課填補了我的缺憾。

過去的我對佔中運動的發展過程沒有太多了解,到雨傘革命的時候,我時常於太子一帶上補習班,偶爾路過佔領區會忍不住佇足觀察,雖有參與中學生罷課,知道重奪「公民廣場」行動和爭取真普選,卻對整個運動的細節和過程缺乏深入了解。陳老師在課堂上講述佔中的動員過程,民間公投如何被中國黑客攻擊等細節,從最初的商討到投票,再走到抗爭皆面對不少困難和需要不斷尋求共識。雨傘革命不但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里程碑,更是公民抗命與革命的混合體,我不斷反思香港作為自己的家,口口聲聲說喜歡香港,我又對她有多了解?說時代革命前,不如先革自己的命,好好了解香港民主運動的歷史,多思考和分析,才能從走過的每一步中汲取教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