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網路隱藏金錢對價產製內容,對民主造成傷害:《假新聞政治》選摘(2)

2022-03-20 13:10
選舉期間的大量政治性貼文、社群運作,有哪些是為獲得金錢報償才進行的?回顧2018、2020年兩次選舉,也曾出現一些個別帳號引發的輿論風波,人們依然無法知道真相。(資料照,取自Solen Feyissa@Unsplash)
選舉期間的大量政治性貼文、社群運作,有哪些是為獲得金錢報償才進行的?回顧2018、2020年兩次選舉,也曾出現一些個別帳號引發的輿論風波,人們依然無法知道真相。(資料照,取自Solen Feyissa@Unsplash)

2020年總統立委大選倒數階段,臉書及IG突然出現不少粉絲專頁「宣告我的投票意志」標籤的貼文,埋怨經濟現況不佳,同時又要大家去投票。讀+ READr(2019年12月20日)透過QSearch資料分析臉書貼文發現,臉書共有31 篇此類貼文,陸續在12月17日開始發布,這些粉絲專頁的共同點是過去3個月都不曾發表類似議題的貼文。這些貼文內容除了鼓勵大家去投票外,也談到房價過高、薪資過低、年輕人沒有保障等問題,被網友質疑是在影射不滿現任政府的執政。不過,2019年12月20日上午,不少網紅將文章刪除,也陸續有人澄清,表示當初受邀寫文章時,只是要提倡大家記得返鄉投票,不希望被帶風向說支持特定人士,強調不受政治操作利用(李慈音,2019年12月20日)。

《ETtoday新聞雲》(陶本和,2019年12月20日)直接聯繫諸多網紅,證實是有廠商支付款項宣傳操作。不少網紅指出,當初接到文案的時候,都以為是沒有政黨色彩的文案,不知道為何最後演變成這樣。在貼文發出之後,收到許多批評的謾罵,比較挺藍的支持者認為這是綠營反串,但綠營則認為是藍營反串;可是在他們當初認知上,只以為是一般的宣傳文宣。透過該案例可知,廠商有意願接觸的臉書及IG貼文者,多是按讚數約在1萬到3萬的小模和實況主(黃順祥,2019年12月20日),也因此漸漸掀開網路社群的賺錢之道,首先就是必須有一定流量。

國內也有媒體關注社群進行商業行銷的相關情形。《蘋果日報》(2013年7月5日)男記者喬裝應徵「亞洲指標數位行銷公司」網路專案助理,也就是工讀生。工作內容為在家當寫手上網做推薦回應。這項工作必須先於一週內,在Mobile01、PTT及臉書等56個網路論壇「生帳號」。除帳號、暱稱不能重複外,更不能一眼就看出是分身。在美妝保養、親子網要開女生帳號;另在科技網站則扮男生。報導中提到,記者想破頭才在4小時搞定,領到1,000元。

接著,工讀生還要到各論壇貼文或回應1到2次,每月在臉書亂加20個好友養帳號,每月回應100篇貼文,且每週於指定推文表上挑10篇扮路人或置入推薦商品做回應,酬勞1,500元。《遠見雜誌》(蕭玉品,2018)也曾報導,一名31歲年輕人,因為無聊、好玩,於是和四名友人成立粉絲團,專挑一些帥哥美女照片分享,很快就聚集人氣。全盛時期有5萬名活躍粉絲。在他們漸有名氣後,就開始有廠商詢問業配,沒多久內容農場也找上門了。

這些報導呈現的是為商品進行的社群行銷。問題在於,選舉期間的大量政治性貼文、社群運作,有哪些是為獲得金錢報償才進行的?誰是台灣的馬其頓男孩?回顧2018、2020年兩次選舉,也曾出現一些個別帳號引發的輿論風波,人們依然無法知道真相。 (相關報導: 股市大跌,挑殖利率高的存股就對了?專家警告:眼中只有股利,是最危險的事! 更多文章

「網軍」經常被認為是社群媒體的揶揄用詞,直到2018年關西機場事件、2019年挺韓粉專遭臉書刪除等事件先後發生後,網軍的面貌已更加透明。然而,網軍從事假新聞產業,或是在選舉期間提供網路行銷等服務,都是學術研究較未關注的灰色地帶。網路上經常可見帶風向、操縱言論的行為。由於網路的匿名特質,民眾稍一不慎,便可能落入言論操縱的陷阱中。一名十年資歷的接案者匿名受訪時指出,接單的源頭,是來自某政黨的外圍組織。這個組織以一次數十萬元的經費作為網軍的「後備金援」,會先找上平台與廣告代理商,再一路往下找至行銷公司(例如他所在的行銷公司)來負責執行。而在委託的過程中,每一段金流都必須切割得仔仔細細,並在相互保持距離的狀況下進行操作,以保護出資者不受任何揭發的風險。政黨或政府透過防火牆,切斷了一切線索的追溯。另一匿名受訪者也說,在業主普遍不願曝光的情況下,整體市場恍如地底下四通八達的地下管線,交雜出龐大的「地下經濟」(孔德廉,2018年9月27日)。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李怡專文:除了歷史和國家命運,中共更該想每一個人的生命
觀點投書:談香港疫情下從管治危機到商業人性
觀點投書:陳部長,請拿出點辦法
觀點投書:艱困選區可採電視選秀
觀點投書:外祖父是外來祖父?馬後炮一場指鹿為馬的無謂之爭
閻紀宇看世界》另類觀點:習近平樂見普京兵敗烏克蘭,俄羅斯的衰弱與孤立符合中國利益!
老公的那個進不來,陌生人卻可以!眼睜睜看著另一半買春,她才明白1件事比性更重要
從彈簧刀無人機到反戰車飛彈,盤點歐美軍援烏克蘭,哲連斯基總統:我們需要更多!
北市住宅外牆倒塌曝老屋兩大危機 議員:建管處不應以於法無據放任不管
公寓頂樓女兒牆突崩落 北市建管處:非列管海砂屋
俄烏和談露曙光?郭正亮曝雙方矛盾點:恐怕高興太早了
蘇貞昌堅稱政府沒養網軍 蔣萬安酸:其實民眾都很清楚
尹錫悅上任將轉向「親美和中制北」 學者曝隱憂:北韓試射飛彈恐成常態
翁章梁險遭波及!嘉義確診校長沒等採檢結果就外出 縣府將依法開罰 
烽火阻礙返鄉路!21名烏克蘭代孕寶寶受困戰區,等不到父母來接
特戰兵陳情「入伍2年沒個裝」 前空軍副司令批:諫言改革如東風吹馬耳
北市文山區公寓外牆坍塌急撤70人 黃珊珊趕赴現場:若有危險該拆就拆
蘇貞昌不認政府養網軍 葉元之揭疑點:不調查肯定有不可吿人之處
海派文化藝術節、藝術家李磊「憶江南」詩性抽象 佛陀紀念館開展
拜登重申對兩岸「4不1無意」 黃介正:台灣應丟掉幻想,面對現實了
高市教育局、心衛中心攜手設計教材 防制校園霸凌
「正能量」李庭慧拚旗美區初選 有力音樂助選團音樂趴相挺進議會
蓮各校與華岡藝校聯合藝術表演 展現青春活力與熱情
「2022台北杜鵑花音樂節」Live House巡演開跑
戰爭、通膨、升息就他股價逆風高飛 謝金河盤點股神巴菲特歷年神作
中國操控南太平洋媒體,嚴重影響新聞自由! 當地記者被迫移居澳洲
「校長,你時間不多了!」管中閔揭不續任「後遺症」:中文教育不能等
華燈初上的酒店文化,在日本為何大受歡迎?旅日台灣人:他們幾乎是專業心理諮商
「拜登談話突顯重視對台承諾」 民進黨:中國扭曲對話內容無助三方關係
民雄確診校長曾赴研習、大型餐會 傳翁章梁、陳明文當天也出席
法國總統馬克宏提議庇護 俄羅斯國營電視台反戰女員工拒絕離開:我是愛國者
五倍券加碼「桃園好市乘雙券」中獎結果出爐!輸入身分證就能查詢,領取方式、使用範圍一次看
華燈初上成哥「刑事組長官原型」是他!本尊喊話:千萬不要給組長漏氣
拜習通話恐影響台灣利益?游盈隆4點解析:習近平不是省油的燈
「別讓基輔成為1945年的柏林」 我前防長示警:當時蘇聯為報仇殺紅了眼
烏克蘭戰火連天,美國期中選舉新焦點:中國與俄羅斯的威脅
把握好天氣!22日又有鋒面報到 未來一周陰晴變化預測出爐
「要好好的鬧一鬧!」李敖長女宣布參選台北市長 詳列30項「在台成績」
美食部落客上傳美照嗆普京,榮登俄羅斯「假新聞法」上路後首位被告!
如何靠運動延長壽命、降低癌症風險?研究曝長壽關鍵:每天花15分鐘做這些事就有效果
拜登通話習近平觸及台海安全議題 總統府:感謝美方對台灣的堅定支持
烏克蘭戰爭改變全球能源態勢!比利時政府宣布延後「廢核」進程10年!
4大新重劃區登場!這區將成捷運交會點,新案開價衝上4字頭
拜登、習近平視訊通話,美國警告中國勿「實質支持」俄羅斯,反對中國在台海「脅迫與挑釁」
歷史新新聞》不斷漲價的全民健保 1995年是中央直接下「聖旨」才如期開辦
為何日式酒店都開在中山區?走進《華燈初上》的時光隧道,一窺台北情慾產業的歷史
兵役延長至1年才夠精實?于北辰曝關鍵:不是人多就有戰力
許皓鋐、黑嘉嘉聯手擊敗日本棋壇新星!2022圍棋混雙世界盃JAPAN,台灣隊執黑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