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微解封仍應戴好戴滿!醫指澳洲案例示警「脫口罩後果」

2021-10-03 17:4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未來有望開放戶外登山、運動者不必戴口罩。但醫師沈政男仍強調口罩是防疫不可或缺的要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未來有望開放戶外登山、運動者不必戴口罩。但醫師沈政男仍強調口罩是防疫不可或缺的要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疫情趨於穩定,已連續4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可開放民眾在有維持社交距離情況下不戴口罩。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仍建議,即使在空曠的海灘仍戴上口罩,當成護身符,有戴有保護,在Delta病毒時代尤其如此。

沈政男3日下午在臉書發文指出,2個多月前大家不認為該把希望放在清零,認為清零很困難;1個多月前,說加零不代表清零,認為清零是方向而不是目標。他強調,如今,「有沒有相信Delta已經被清掉了?」

而針對近期受到關注的口罩強制令鬆綁,沈政男還是建議大家,即使在空曠的海邊還是要戴口罩。他以澳洲雪梨為例,鐵匠海灘7月底有青少年在海邊辦趴,就造成群聚感染。至於有人問,打了疫苗就可脫下口罩嗎?沈政男則表示,即使打完3劑疫苗,一旦放鬆防護,還是有被感染的可能,因為只要病毒量夠多,所有目前疫苗都擋不住,而戴口罩對完整接種者依然有幫助。

至於內用可以脫下口罩,沈政男認為,防疫的本質是一種風險管理,脫下口罩是為了吃飯,值得冒一點點風險,並質疑脫口罩在海邊玩耍值得嗎?此外,他還強調台灣防疫能夠成功,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人民跑在政府前面。沈政男還譏諷,可以去搜尋2020年2、3月的新聞資料,「看看誰說沒有症狀不要戴口罩?」並指最開始的彰化夫婦2案例,就是因為他們即使沒症狀也戴了口罩,才能避免病毒散播。

沈政男強調,口罩應該當成護身符,有戴有保護。尤其在delta時代,更是如此。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在記者會上強調,希望能夠在疫情穩定下讓經濟復甦,但仍以防疫為優先,視情況開放其他戶外活動可不強制戴口罩,但仍不允許夜市邊走邊吃,也規定即使在可不強制戴口罩的場所依然要備妥口罩。 (相關報導: 口罩規定5日鬆綁!陳時中宣布3大戶外場所免戴口罩 應保持社交距離 更多文章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維格醫美插旗高雄文山特區 產學攜手為醫美教育界出一份心力
九九體育節表揚大會 黃偉哲:感恩各界體育人為台南爭光
高市11所學校更新操場 李昆澤爭取校園整建計畫嘉惠學童
來自北京的她,讓台灣與斯洛伐克彼此看見
國慶影片瑞士高峰錯當玉山惹議 游淑慧爆外交部「限制性招標」內幕
歷史新新聞》國際橋牌社2提及的千島湖事件,讓當年前往調查的侯友宜當場飆出「那個字」
獨家》內部民調近6成支持竹竹併!蔡英文出手喬黨內歧見 感嘆英系「很挺但不聽」
諾貝爾「男人獎」?歷年僅57位女性獲獎……2021年諾貝爾獎女力能否現蹤?
「郭董女兒不知岳飛、吳淡如女兒不知孫中山」 趙少康批教改讓歷史斷鏈
水果大戰》台灣向WTO申訴中國有用嗎?專家這麼說
登山步道推薦》當天就能輕鬆來回!適合新手的4座入門小百岳,遼闊雲海美到讓人捨不得眨眼
美軍B-21「突襲者」長程打擊轟炸機投產,牽動全球戰略格局,恐將掀起新一輪軍備競賽!
德媒:美國在印太打造包圍中國的聯盟網絡,但中國的盟友在哪裡?
海砂屋該怎麼認定都更獎勵?專家:中央應建立標準、統一認定
口罩規定5日鬆綁!陳時中宣布3大戶外場所免戴口罩 應保持社交距離
高鐵員工闖關打莫德納疫苗 指揮中心:醫療院所應落實身分查核
新冠肺炎》連4日本土零確診 陳時中:今增6例境外移入,無新增死亡
街頭助講罷免陳柏惟 朱立倫:這是場反毒戰爭
跨大西洋「中國政策」趨於一致?美歐高層會議:共享「民主價值觀」,應對「破壞世界貿易體系的非市場經濟國家」
罷昶鬧雙胞後終於合流!鍾小平喊話:盼能趕上「4大公投」一起投票
「中國第一網紅」李子柒無預警停更!背後關鍵原因曝光
闖關打莫德納揭「疫苗孤兒」問題!他憂心:疫苗效力恐打折扣
「不調漲不可能」!基本工資8日審議,學者估調幅不低於3%
高鐵員工闖聯醫接種、陳其邁市府卸責?藍議員嗆:若是柯文哲早被藍綠罵翻
性侵、性騷擾、言行霸凌,美國體壇再爆女性運動員長期受害醜聞,這回是女子足球!
勵馨「亞洲女兒獎」:來自尼泊爾、泰國等地的5位少女,克服月經貧窮、挑戰性別框架
玉山變瑞士高峰?國慶影片「出大包」 外交部證實急修正
美中貿易戰沒完沒了,中國到底是輸家還是贏家?《美國之音》邀專家細說分明
美方踩我紅線?傳國安高層下令「集體退群」 國防部回應了
該如何做出最好的選擇?知名企業CEO傳授3大重點,教你做好決斷、活出精采人生!
失智症早期難察覺!醫師揭8大初期徵兆, 出現這些行為就該注意
請同事幫忙該怎麼說?一次學會15句辦公室實用英文,想進外商公司快記起來
台灣高齡化有多明顯?統計解密:獨居老人宅10年翻倍、全台47.7萬間,台南增加最多
德媒:2022北京冬奧恐將與世隔絕,全力打壓新聞自由
如何將森林碳匯轉為碳權?專家教你5步驟申請VCS認證,不知道別說你懂碳交易
民進黨新系大老操盤能救陳柏惟?郭正亮曝實情:真的不容易
美國為何敢要台積電交出機密?施正鋒揭歷史背景:儼然把台灣當作租借地
想開咖啡廳,不是只要沖咖啡而已!專家曝8大開店地雷,經營美店絕對比你想的還要累
疫情控制最好,卻最愛打疫苗?醫師揭台灣人的「重慮病傾向」
傳統作法每人單日僅能調查3人!璩大成揭北市本土疫情「精準疫調」關鍵
2021年諾貝爾獎明天開始揭曉!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
柯文哲拋「打兩劑疫苗戴口罩幹嘛」 愛徒許立民:不用這麼急
從鼻子、手指就知道陰莖大小?泌尿科醫師一篇文破解常見6迷思:看這裡還比較準
鄭春鴻觀點:語言與文字─最重大的交通建設
唐付民觀點:「共同富裕」是中共對中國人民的第三次欺騙和愚弄!
葉日武觀點:兩岸不談,島內對罵!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意義嗎?
基隆房價超便宜,為何還是沒人要買?網曝最真實慘況:真的會怕
謝錦芳專欄:張安平的兩本護照
夏學理觀點:台灣高等教育的崩盤倒數!
楊岡儒觀點:司法羅生門─由法官偷拍案件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