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迎接電動車兆元商機,政府要當「護國神山」的靠山

2021-04-26 14:07

? 人氣

工業局長呂正華強調,政府首要之務,就是打造更加完善的環境,讓廠商安心投資、創造就業、順利生產。(柯承惠攝)

工業局長呂正華強調,政府首要之務,就是打造更加完善的環境,讓廠商安心投資、創造就業、順利生產。(柯承惠攝)

江山代有才人出,過去市場爭相追捧蘋果概念股,如今「電動車」才是鑲金代號,台灣供應鏈更在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強調,我國廠商耗費幾十年的時間在這領域努力耕耘,一步一腳印,才能站上世界舞台大展身手,締造今時今日的榮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電動車產業被視為台灣未來的另一座護國神山,外界不免感到好奇,政府心目中有沒有優先推動的項目?

「社會當然也會期待pick up某些細部產業,但這其實很難一刀切。」呂正華指出,整個產業裡頭,有跑得快、跑得慢的,站在工業局的角度來看,電動車絕對是未來發展重點,政府首要之務,就是打造更加完善的環境,讓廠商安心投資、創造就業、順利生產。

他以「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三大投資方案為例,目前總投資金額已經衝破1.2兆元,相關計畫在這2、3年就會逐步落實,呂正華笑呵呵地說,「你看現在到處找嘸工,就連工地送便當、送茶水的都忙翻天,就知道大家真的都動起來了!」

20210418-專訪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柯承惠攝)
專訪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柯承惠攝)

做出「實績」的台廠,碰上對的「時機」

呂正華表示,過去台灣廠商全球布局,在比較利益的考量下,多數都往中國、東南亞設廠,但近年大環境改變,供應鏈需要調整,原本就有做出「實績」的台廠,在這對的「時機」剛好抓住市場所需。

「我們做的是Trust!」他說,上述三大方案,講白了就是要促進在台投資,緣起美國川普時代的美中貿易戰,同時受制於客戶要求,盡量避免從中國出貨,業者紛紛調整產線,適逢去年疫情肆虐和晶片缺貨危機,讓全世界都看到了台灣,「中國、韓國、日本也都有做,但是大家最後還是找上台灣。」

促進投資,可不是砸錢補貼就辦得成的輕鬆事,當年「五缺」議題喊得震天價響,行政院連忙端出專案,協助企業解決電力、水源、土地、人才和勞動力缺口。其中,找土地就是屬於工業局的主要職責。

「買土地就和買房子一樣,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呂正華說,除了盤點工業局所轄62個工業區中的土地,政府也努力促成閒置的工業用地釋出。

他指出,當時許多工業土地沒有實際工業使用,就一直擺在那邊待價而沽,礙於沒有法律授權,政府也只能「勸說」,結果根本沒有用。

「工業用地就該回歸工業使用!」

所幸,後來《產業創新條例》修法,第46條之1明定由主管機關盤點、認定為閒置土地者,若經公告期2年仍未改善,得依當期公告現值總額10%以下金額開罰,如果所有權人在1個月內未提出改善計畫及協商,就得面臨強制拍賣的命運。

呂正華強調,這樣的做法不是為了與民爭地,而是希望地盡其利,當時2018年第一波釋出214.5公頃的土地,其中98%都順利處理掉了,讓有需要的廠商找到適合的工業用地。

此外,經濟部也向台糖要了幾塊地,最終敲定彰化以南的雲林、嘉義、台南及高雄等地農場,目前正在闖關環評程序,未來這些土地開發完成後,將採取「只租不售」的方式,以免一再轉手炒作價格,或讓囤地閒置的狀況重演。

根據統計,申請投資方案的企業當中,就有15家屬於電動車相關供應鏈,工業局樂觀看待台廠回娘家,投資、生產、就業都在自己的故鄉。繼電腦、筆電、手機之後,產業革命又翻了新頁,面對時勢所趨的電動車熱潮,台灣當然不會缺席,並且再次讓人見識我國企業的韌性。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