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爾德專欄:42年前台灣人見證加泰隆尼亞苦難

2017-11-02 07:00

? 人氣

加泰隆尼亞議會27日通過獨立,民眾上街歡欣鼓舞。(美聯社)

加泰隆尼亞議會27日通過獨立,民眾上街歡欣鼓舞。(美聯社)

關於加泰隆尼亞的歷史,台灣人多所知有限。其實42年前,就有個台灣人把那塊土地上人民的痛苦與衝突寫成精彩的短篇小說──這位作家是李雙澤,一位早逝才子。

加泰隆尼亞(Catalonia)緊張情勢還在升高中。對台灣人而言,巴塞隆納是熟悉的觀光景點,但關於加泰隆尼亞的歷史多所知有限。其實四十多年前,就有個台灣人來到加泰隆尼亞,把這塊土地上人民的痛苦與衝突寫成精采的短篇小說──這位作家是李雙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雙澤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美麗島》作曲者,這首歌也是小英總統就職典禮的「主旋律」。他開創了一九七○年代年輕人「唱自己的歌」風潮,享有「民歌運動之父」美譽。這個才華洋溢的年輕人除了音樂創作,也是個傑出的小說家與畫家,只是在短暫生命中(一九四九~一九七七)留下作品不多。

一九七五年是西班牙強人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逝世那一年,還在淡江大學念書的李雙澤來到加泰隆尼亞的拉菲格市(La Figuera)學畫。他的短篇小說〈阿第噢斯──再見巴可〉就是描寫加泰隆尼(小說中稱「加達倫良」)被西班牙統治的抑鬱。透過加小人物巴可,呈現加泰隆尼亞的痛苦與渴求獨立的心聲。

 

小說以佛朗哥去世那夜開場。巴可每次在酒店喝醉就會唱起加泰隆尼亞共和國的國歌,罵起佛朗哥,那夜亦然。

巴可的父親與叔叔在一九三○年代末西班牙內戰時都投入共和黨。佛朗哥取消加泰隆尼亞自治,共和黨人則支持自治。父親死於內戰,叔叔被抓進大牢,而成為孤兒的巴可與姐姐只得分別被送到修道院,長大成人後也失去了連絡。叔叔出獄後在故鄉教堂找到敲鐘的工作,他最希望有一天為佛朗哥敲喪鐘。

李雙澤的作品有著反帝理念,也透露出大中國情懷,但最根本的是對受壓迫者的關懷。面對加泰隆尼亞被西班牙壓迫,李雙澤筆下透露深刻的人道關懷。

小說有一段對話:

巴可曾經問我:「福爾摩莎好嗎?」

「當然好,全世界最好的地方!」我說。

「和加達倫良比怎麼樣?」巴可間道。

「當然比加達倫良好!除了福爾摩莎,世界上我第二愛的才是加達倫良……」我回答道。

「那你為什麼不住在福爾摩莎呢?」巴可大惑不解的搖頭問道。

最後,巴可被西班牙政府保安軍抓到牢裡,而李雙澤回到美麗的福爾摩莎,也在此終了生命──一九七七年九月底在淡江為救溺水者不幸身亡──痛恨美帝的李雙澤,為救一個美國籍溺水者而喪生。

當加泰隆尼亞陷入危機之際,也正值李雙澤過世四十年。重讀小說,體會到加泰隆尼亞深層的矛盾苦痛,也感受到李雙澤這位早逝才子的人道熱血。

*作者為《新新聞》雜誌總編輯,本文原刊《新新聞》1600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顧爾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