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本土豬仍有市場?蘇偉碩揭「背後關鍵」:恐步日韓後塵

2021-01-03 16:33

? 人氣

因反萊豬言論而爭議不斷的精神科醫師蘇偉碩認為,若日後進口豬肉與台灣豬肉的價差拉大,民眾與業者的購買習慣就很可能改變,衝擊到台灣養豬業的生計。(資料照,顏麟宇攝)

因反萊豬言論而爭議不斷的精神科醫師蘇偉碩認為,若日後進口豬肉與台灣豬肉的價差拉大,民眾與業者的購買習慣就很可能改變,衝擊到台灣養豬業的生計。(資料照,顏麟宇攝)

精神科醫師蘇偉碩因部分萊劑有害健康的言論,被衛福部以違反《食品安全管理法》、散佈不實謠言告發。而今年萊豬開放後,蘇偉碩再度強調,一但進口豬肉的價格再更加便宜,消費者就可能養成習慣,而業者會也會因為要節省成本而改用進口肉品,屆時將會壓縮到台灣豬農與肉品業者的生存空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蘇偉碩3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民眾在近期紛紛發現原來自己日常的飲食中,早就充滿了各種進口豬肉的身影,「從來沒有吃出什麼政府官員口中的特殊腥味。」他也提到,商家不得不使用進口豬肉取代本土豬肉,不是因為本土豬肉產量不足,而是進口豬肉和台灣本土豬肉的價差一公斤可高達50元,基於成本考量才這麼做的。

蘇偉碩提到日本「進口豬肉逐漸取代本土豬肉市場」的例子,只要進口豬肉和本土豬肉的價差足夠,這個趨勢就會不斷擴大。而他認為,台灣本土豬肉目前還保有一定規模的市場,原因不在於口味和消費習慣,而是本土豬肉還夠便宜。台灣養豬產業的各種成本若逐漸增加,勞動者的薪資有效提升,「進口豬肉取代本土豬肉的比例就會走向日本和韓國的腳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