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易胖是因為神秘的「節儉基因」?BMI指數難成唯一標準

2017-09-23 13:18

? 人氣

原、漢民族是否仍適合以相同BMI指數作為過重與肥胖的標準?值得探究。圖中人物與事件無關。(資料照,顏麟宇攝)

原、漢民族是否仍適合以相同BMI指數作為過重與肥胖的標準?值得探究。圖中人物與事件無關。(資料照,顏麟宇攝)

根據衛福部針對各縣市過重及肥胖人口比率進行的統計與比較,原住民高度群聚的台東、花蓮等縣市,歷年來多居排行榜前三名。專家分析,包括台灣原住民在內的許多少數民族,為抵抗惡劣環境,都擁有節儉基因,而該基因到了豐衣足食的現代,就成了肥胖基因。但另有專家質疑,原住民多擅長運動,以相同BMI作比較,原住民體內可能較多的是肌肉,漢民族則是脂肪;而此時原、漢民族是否仍適合以相同BMI指數作為過重與肥胖的標準?值得探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表示,乍聽「節儉基因」這個名詞,多數民眾可能不是很能瞭解其醫學上的意義及作用機轉。其實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少數民族生存的環境多是極度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或寸草不生的沙漠…;而要在這種食物極度缺乏,動輒還要與洪荒猛獸爭取生存空間的環境下繁衍後代,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擁有節儉基因。

天如專題-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取自蕭敦仁臉書)
天如專題-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取自蕭敦仁臉書)

唯有如此,一旦他們不慎身陷斷糧的險境,才能發揮節儉基因擁有者最大的本能,即運用體內最有限的能量、延續最大的生命長度,藉以等待救援,或著等待情勢自然反轉。

BMI 指數= 體重(公斤) / 身高的平方(公尺的平方)

台灣原住民、美國黑人 遺傳特殊節儉基因

蕭敦仁說,達爾文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說到底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說,時至21世紀,包括台灣原住民、美國黑人等能保有的少數民族,都是拜其祖先遺傳了特殊的節儉基因所賜,影響所及,其對惡劣環境的適應及抵抗能力,絕非一般平地民族可堪比擬。

無奈在現實大環境之中,許多原住民部落也被迫高度開發成為觀光區;還有更多原住民從父輩甚至祖輩開始就移居大城市,成為代代相傳的平地原住民;至此,其體內節儉基因雖再無用武之地,卻也無法瞬間剔除。而其作用在原住民體內往往就形成了所謂的易胖體質,這也是醫界又稱節儉基因為肥胖基因的緣故。

20170809-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臺9日舉辦開台記者會,並找來屏東北葉國小小朋友演唱排灣族古謠。(顏麟宇攝)
體內節儉基因雖再無用武之地,卻也無法瞬間剔除,其作用在原住民體內往往就形成了所謂的易胖體質,這也是醫界又稱節儉基因為肥胖基因的緣故。(資料照,顏麟宇攝)

惟高雄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主任祝年豐則提出不同看法說,目前全球對於過重於肥胖的定義都是以BMI指數(身體質量指數)為準,其算式為「體重(公斤)除以其身高(公尺)的平方」;用這個指標評斷一個過重或肥胖與否,無疑比單看體重客觀得多,卻還是無法做到個別化的差異鑑別。

天如專題-高雄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主任祝年豐。(祝年豐提供)
高雄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主任祝年豐表示,用這個指標評斷一個過重或肥胖與否,無疑比單看體重客觀得多,卻還是無法做到個別化的差異鑑別。(祝年豐提供)

祝年豐舉例,一個身高體重相同、BMI指數都是26的原住民青年及漢民族青年,現階段在一個專長體重管理的醫師眼中,可能都是屬於健康亮起紅燈、理應盡快進行減重計畫的目標族群。但現實情況中,若該名原住民青年因環境或工作需要,每天都保有高強度運動的習慣;另名漢民族青年則偏偏喜歡天天宅在家打電動,則經個別實測之後,最後醫師很有可能會對兩者的健康作出完全不同的結論與建議。

台東縣、花蓮縣 肥胖人口「名列前茅」

祝年豐建議,既然台東縣、花蓮縣、屏東縣過重及肥胖人口比率幾乎年年在國內各縣市排行中「名列前茅」,地方政府就有責任主動爭取中央編列經費,針對過重尤其是肥胖人口體重增加的原因,以及個別實際健康狀況進行深入瞭解。

天如專題-20170922-SMG0035-目前國內過重及肥胖人口比例前三高及前三低縣市.jpg
 

他強調,若醫學臨床證實,有相當比例的原住民只是「健康壯」、而非「病態胖」,政府也有責任讓當地民眾早早安心;反之,則應積極介入,甚至考慮由健保署以專案方式,給付合法減重藥物,優先幫助已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等併發症者盡快恢復標準體重,找回健康快樂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