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誰說朝野合作只能狼狽為奸

2014-02-22 20:58

? 人氣

民進黨黨鞭高志鵬(右一)和國民黨立委謝國樑合組「跨黨派財經聯盟」,立法院長王金平和民進黨大黨鞭都到場支持。(余志偉攝)

民進黨黨鞭高志鵬(右一)和國民黨立委謝國樑合組「跨黨派財經聯盟」,立法院長王金平和民進黨大黨鞭都到場支持。(余志偉攝)

上周立法院有一個「跨黨派財經立法聯盟」成立,這樣不起眼的名稱,新聞稿很可能會被媒體直接丟到垃圾桶,有一點特別的是,「跨黨派」三個字上次在國會殿堂出現,已是個遙遠的記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過去10 年來,藍綠嚴重對立,公開進行跨黨派行為,無異於政治自殺;但台灣的國會中並非就沒有跨黨派的活動,只是,無論是正式的朝野協商,還是私底下的暗盤交易,都無法成為共和國的典範。

尤有甚者,朝野立委雖不敢公開溝通互動,卻勇於私下利益交換。這樣的表現,即使是正常的朝野協商,只怕也會讓民眾倒盡胃口。

2013年就有兩大「跨黨派」事件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朝野立委一致同意在2013年6月的臨時會中,為顏標清標特別費案修法解套。要不是輿論譁然,顏清標早就逃過牢獄之災。

當然,更為嚴重的是立法院長王金平與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涉嫌司法關說案,王柯到目前都矢口否認有關說;但是,王金平可以將柯建銘的個人「訴苦」轉化成檢察官濫訴的「通案」,並向時為台灣高檢署檢察長的陳守煌要求不要上訴,這種「跨黨派情誼」,對「跨黨派」絕對是反效果。

觀察台灣政治的一個難題是,橘越淮而為枳,所有的制度到台灣都走樣,我們如果要了解「朝野協商」或「跨黨派」的功能,恐怕還是要參考其他民主國家的例子。

就如美國制憲先賢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所形容的制憲會議,「因為見解是如此多樣,而且最初是如此粗糙,這樣的話,在達成任何一致見解之前,都必須要進行長時間的討論。其間,成員的想法也不斷變化,要想有所進展,就得有一種能夠屈從和包容的姿態-----在秘密討論中沒有人覺得有必要再對自己的觀點有所保留,他們為自己的言行感到滿意,並求諸論證的說服力。」

根據美國憲法學者 Cass Sunstein(凱斯.桑斯坦)的解讀,這些參與美國制憲的Founding fathers 擔心自己的觀念是偏頗的,因此,他們認為,置身於民主討論中的人們,在經過論證和辯難之後,就要有放棄自己原來見解的心理準備。

尊重及包容不同意見的背後,更重要的是,Cass Sunstein認為,美國制憲先賢並不認為,有同質性的人民,共和國才能發展得健全;相反的,他們認為異議及分歧不但對民主國家不可或缺,而且是有助於民主的。

美國二百多年前的制憲理念也許失之高遠,但是接下來的實際政治中,美國確實建立了跨黨派的傳統,政治即使偶有偏離,也會很快回到中間,否則選民會用選票重罰;而美國政治也正是靠著跨黨派協商,才能在1935及1964年分別完成了跨時代的社會福利法案及民權法案。

美國共和黨這幾年來受激進右派茶黨操控,有逐漸極端化傾向,去年9月甚至更因共和黨杯葛預算,讓聯邦政府出現停擺危機。但今年開始,共和黨已悄悄的往中間走,2月完全無條件的同意調高舉債上限,不再重演2年前讓全球股市重挫的慘劇。共和黨為何轉變?說到底不只是為了選票,也是為了重新找回有可能執政的政黨形象。

「跨黨派財經立法聯盟」包括民進黨黨鞭高志鵬及國民黨立委謝國樑等人,確實是立法院近來少見的跨黨派組織,高志鵬表示,「台灣經濟目前正遭遇最關鍵的時刻,如何推動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應該是不分藍綠共同關心的。」

壯哉斯言,但是,台灣該跨黨派關心且合作的,不只經濟問題,還有即將破表的國債危機、會吃垮下一代的年金風暴,以及如何取得共識加入TPP等國際經貿組織等問題,都是有待朝野合作的重大議題;因為這些會丟掉選票的事,沒有那個政黨、或那個立委敢單獨當壞人,這也是跨黨派之所以為國家穩定的基礎。

希望高志鵬這些立委是玩真的,不是另有圖謀,但更重要的是,馬政府必須有智慧可以認知到,靠著「跨黨派」完成重大政策,是有利國家之舉,而非在野黨來分選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