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新書《國家如何破產》(How Countries Go Broke),文中藉由自問自答的方式探討美國債務危機的導火線是什麼、何時發生以及會以何種面貌呈現,他認為,由於政府債務問題日益嚴重,美國可能面臨「破產」風險。媒體人陳鳳馨在節目《東南西北龍鳳配》指出,美國債務問題現在是「天天走鋼索」,她進一步表示,美國長天期公債是風險資產,並不適合投資。
陳鳳馨引述書中內容指出,如果3年內,美國赤字佔GDP比重無法降到3%以下,那美債危機一定爆發。達利歐認為,國家破產的3大關鍵指標,第一、債務利息佔政府收入的比重;第二、每年發債券規模與市場購買能力,而當債務狀況出問題時,人們越不願購買該國債券;第三、聯準會印鈔票購買政府債務,將導致美國貨幣大幅貶值,這也是達利歐目前認為最嚴重的問題。
陳鳳馨引用美國商務部數據指出,2025財年的估計總收入為5.3736兆美元,估計總支出為7.39兆美元,支出比收入多了2兆,而利息支出佔收入的比例高達40%,等於每賺100塊錢,就有40塊錢要用於支付利息。在淨利息支出部分,光是支出本身就佔GDP的3%,而達利歐認為,這如果是一家公司怎麼能夠不破產。
陳鳳馨示警,在這個情況下,聯準會會轉向購買自己的公債,讓政府將利息支付左手換右手,然而,當利率上升,聯準會因購買大量低利率債券而虧損,現金流不足,進而導致問題惡化,而聯準會目前已經連續2年虧損,雖然淨值還不是負的,但已不再盈利,即便聯準會出來緩頰稱2024年虧損已較2023年少,但目前為止美國公債殖利率是還沒有回升的,因此目前看來至少上半年的虧損將持續,而達利歐擔心的聯準會最終因虧損而無法繼續購買公債的情況,已經隱隱然浮現。
陳鳳馨提到,日本債務同樣佔GDP比重高達215%卻未垮台,達利歐也作出解釋,自2013年以來,持有日本公債的投資人相較持有美元債務的虧損45%,相較持有黃金的虧損60%,換句話說,日本的債務是用債權人資產縮水和日圓大幅貶值的方式來維持,但目前日本公債的標售狀況也不好,全球現在都使用各種非正規手段來維持長期公債不快速崩跌,例如美國財政部和日本央行自行購買公債,但這些手段資金有限,沒辦法持久。
陳鳳馨認為,美國債務問題現在是「天天走鋼索」,她也建議,美國長期公債是不能投資的,因為它是嚴重的風險資產。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