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馬斯克日前與美國總統川普鬧翻,引發軒然大波,不過根據白宮消息人士透露,馬斯克於9日曾致電川普,兩人通話後,馬斯克隨即發文懺悔,坦承自己言行過於激烈。對此,源鉑資本創辦人暨執行長胡一天在風傳媒節目《下班國際線》表示,對馬斯克來說,效率部就是要搞精實案,砍掉一些不必要的開銷,結果現在川普推《大而美法案》,所以就公然和川普鬧翻掉了。
胡一天解釋,《大而美法案》是在5月22日時以非常微弱的215對214票勉強通過的法案,這是一個開源不足、節流大大不足的法案,這就跟川普支持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核心宗旨顯然有衝突。先討論開源不足,《大而美法案》裡面其實最主要的開源是2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把美國前總統拜登時期有關清潔能源、還有一些相關補貼把它拿掉,這部分據說可以拿到4000~5000億美元的額外歲入;另外還有一個特別條款叫做「第899條」,就是對不友好國家要收額外的附加稅,這個顯然是針對歐洲幾個大的美國公債持有國家,例如德國和法國,這個部分加一起其實沒有多少錢。
效率政府變花錢政府?胡一天解析馬斯克與川普鬧翻原因
至於節流不足的原因,胡一天表示,川普要把他第一任期(2017年)推進的減稅與就業法案,裡面一些減稅的舉措,本來2025年年底要到期了,他希望利用立法的方式讓它永久化,然後川普也希望,小費不要課稅、加班不要課稅、育兒要稅額抵免,還要搞一個「川普帳號」,川普帳號就是要把每個出生的美國本土新生兒,川普直接打1000元美金進去,那如果家長在裡面,每年可以再多打5000元美金進去,然後父母有賺錢的話,不收資本利得稅,聽起來顯然是很民主黨的政策。
胡一天指出,企業方面,川普也有減稅政策,比如說要100%設備折舊、加速抵稅,然後在美國本土的研發抵稅,這個顯然是要擴進川普「美國再工業化」的相關政策,那林林總總加再一起,根據美國國會自己的測算,開源節流加一起至少會增加2.4兆美元財政赤字。那馬斯克就會覺得,效率部不是要搞精實案,不是要砍掉一些不必要的開銷,然後減少聯邦政府的貪污腐敗等等問題,那怎麼現在突然之間出來一個法案是這樣的情況,所以就公然和川普鬧翻了。
美債市場信心開始鬆動?杜宗熹:各國重新尋找替代方案

面對主持人提問:「美國已經有9兆美元的國債馬上要到期,再加之後的赤字上去,美國財務真的是大噩夢一場,難道不會直接造成美債的違約風險嗎?」風傳媒國際兩岸中心副主任杜宗熹回應,其實美債本身不會有太大問題,美債不會倒,但這個東西可能會影響到外界對美國的觀感。傳統上一般認為,美債是沒有任何風險的,也就是說持有美債跟持有現金基本風險是一樣的,那今天美債殖利率已經高到大概近5%的程度,這個大概是1970年後第2次到這麼高的數字,過去40年並沒有這樣的情況,那對於投資人、金融機構、各國政府、主權基金,就要去重新思考投資方向,還有自己有沒有可能用其他投資,來取代對美元或美債的投資。
胡一天:美國財政赤字若無法開源節流,肯定會惡化
胡一天指出,2024年美國的利息支出已突破1兆美元,若財政赤字,或所謂的「雙赤字」問題持續惡化,且政府歲入長期低於歲出,這將導致美國債務利息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不斷上升,某種程度上,這樣的狀況是不可持續的。胡一天認為,如果不是美國的話,假設是某個第三世界的國家,國債的利率早就已經10幾20%,而且沒有人買。 (相關報導: 「中國依賴台灣更多!」謝金河揭我國出口新分水嶺:這產業撐起經濟半邊天 | 更多文章 )
胡一天續指,現階段美國整個財政赤字問題,如果沒辦法開源、節流,那麼肯定會惡化,所以怎麼穩定在合理範圍內,還能夠讓財政狀況跟美元狀況能夠繼續維繫,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那以馬斯克為首的某些財政上保守的投資人,都會覺得說應該不要再這麼多的開銷了,比方說不要再去打無謂的戰爭、不要再付無謂的錢,到海外很奇怪的一些意識形態項目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