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罵館長罵得比深蹲有力」 他酸親綠節目:現在轉型變館學研究中心

2025-06-14 18:01
網紅「館長」陳之漢前往上海後,幾乎天天開直播。(資料照,取自館長惡名昭彰YouTube)

網紅「館長」陳之漢自詡為兩岸和平大使,近日前往上海後,幾乎天天開直播、大讚中國各種好,甚至連販賣機和垃圾桶都不忘誇獎,引發各界熱議。對此,民眾黨副秘書長許甫表示,不喜歡館長,又不得不談館長,這是綠營從上到下目前窘境的最佳寫照」。他進一步指出,因為從眾效應(Conformity Effect),整個社群風向都在看館長直播,不追就跟不上。

許甫發文表示,最近館長去了趟中國,整個台灣彷彿被一股「惡名昭彰颱風」掃過,不只是粉絲天天追直播,就連那些平常把他當仇人的政論節目,也開始「被迫健身」,彷彿一邊做伏地挺身、一邊咬牙說:「我才不屑館長啦!」,甚至出現了綠營造謠幹事長吳思瑤也跟風,在國會殿堂「東施效顰」,只是不但難笑還尷尬到爆。

許甫提到,最有趣的是那些親綠政論節目,平常罵館長罵得比深蹲還有力,這幾天卻個個轉型成了「館學研究中心」,分析館長去上海講了什麼話、吃了什麼菜、遇上路人甲乙丙丁都要解析個半小時,真是辛苦了。

許甫解釋,這現象用傳播學來看很有意思,首先是館長的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他把自己當成陳姥姥逛大觀園,觀眾想看的不見得是上海風光,而是初次造訪的館長,對於遭遇的一切人事物,有什麼「不預期」的反應,就這樣低則數萬,高到破台灣同上紀錄的40多萬人,看著他吃飯、走路、拍照、喇賽。

再討厭館長的政論,不想談也得談!許甫指出,因為整個媒體都在談,不談就沒觀眾、沒收視,因為從眾效應,整個社群風向都在看直播,不追就跟不上,一邊說「館長怎麼可以去中國」,一邊希望流量能搭著飆起來;一邊罵他是紅色代理人,一邊在字裡行間拚命找下一集的開頭,當館長被趕、被擋、被質問就說出包丟臉;當一切順利熱鬧時就是SET好的樣板

許甫表示,「你可以不喜歡館長,但你沒辦法不談館長」,不能不罵,但更不能不蹭,恐怕綠營名嘴跟製作單位,都快憋出內傷了,綠色的夥伴們辛苦了,保重身體,館長快回來了,綠媒可以繼續談也已經談到吐的大罷免大成功了。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