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之間的緊張關係,隨着以色列可能攻擊伊朗的傳聞而升溫。
川普一直勸納坦雅胡不要現在行動,應該等待美國與伊朗的核談判有進展。
然而,以色列方面顯然認為,眼下是出手的最佳時機。
他們相信,伊朗在地區內的影響力已經削弱,尤其是去年黎巴嫩真主黨遭到打擊後,這個原本對以色列構成威懾的力量已不再具備同樣的影響力。
對納坦雅胡來說,即使美國反對,現在也是採取行動的時刻。
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在空襲消息傳出後發表簡短聲明,與以色列保持距離。他形容這是盟友的「單方面行動」。
他說:「我們並未參與對伊朗的空襲,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護派駐區內的美國部隊。」
魯比歐補充,以色列方面曾通知美方,他們認為這次行動是「出於自我防衛的必要」。
目前,白宮在公開場合與這次軍事行動劃清界線,表明他們暫時不打算捲入衝突。這與去年的情況類似,當時以色列擴大了地區戰事,美國試圖控制局勢,協助以色列防禦,但同時避免直接介入。
在週四(6月12日)的空襲發生前,美國官員曾透露,若以色列出手,美方不會提供支援,甚至不會協助空中加油。這種說法主要是傳達給伊朗當局的訊號。
魯比歐聲明中強調美方保持距離的表態,是否只是戰略考量,意在避免美軍基地成為報復目標,或是否反映出近期川普與納坦雅胡之間真正的分歧,目前尚不清楚。
他的聲明沒有提到美國會支持以色列防禦伊朗的反擊——儘管美國最終勢必會提供支援,但不在公開場合表明這一立場,實屬罕見。
以色列表示,他們在行動前曾與美方進行「完全且充分的協調」。但美國方面目前仍未證實這一說法。
不過,魯比歐也對伊朗政權發出警告:「我要明確指出,伊朗不應針對美國的利益或人員(發動攻擊)。」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接下來會怎樣協助以色列防衛。
去年,我們曾兩度見到美國最終被捲入衝突。如今的風險在於,局勢有可能迅速惡化、失去控制。
相比去年發生類似事件之前的準備與協調,這次幾乎沒有看到來自以色列盟友的同步行動。一切來得更快,也顯得更加混亂。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中美擺脫了「談談打打」的輪迴?北京學者揭中方「言必行、行必果」的謀略 | 更多文章 )
接下來幾小時和幾天的發展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