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5月全台新生兒僅8,433人,不但創下單月歷史新低,更讓今年1至5月的平均月出生人數跌破萬人大關,若持續此趨勢,全年新生兒數恐不超過11萬人,反映少子化問題進入更嚴重階段,甚至還可能影響房市!
「生不如死」持續多久了?總人口減少了多少?
與此同時,5月全台死亡人數達1.5萬人,已連續53個月「死亡多於出生」,各縣市無一例外,目前全國總人口下探至2,335.5萬人,較五年前銳減近24萬人,人口結構正快速改變。
哪些房市產品最先受傷?
房市專家陳傑鳴指出,人口減少已開始衝擊部分住宅產品,首當其衝的是鄉村地區的老屋,因年輕人外流導致買氣冷清、房價難撐。其次是大坪數住宅,家庭人口縮小後市場需求驟減,越來越多屋主低價出脫。再來是學區宅,隨學校招生困難、周邊商圈萎縮,原本的保值效益大打折扣。
人口減少為何短期內未壓低房價?
儘管近五年來房價從每坪26萬上漲到35萬,但這波漲勢部分受到「分戶效應」支撐,越來越多家庭選擇兩代分居,讓戶數增加、支撐房市剛性需求,使房價短期內未明顯鬆動。
這波下滑會影響到都會區嗎?
(相關報導: 台幣暴衝「房價」會跟著上天?專家提「2019狂潮」點出3大變數:這波真的不一樣 | 更多文章 )
專家警告,隨著家戶數增長速度開始趨緩,加上人口負成長已成常態,未來不只鄉村房價會面臨壓力,就連過去抗跌的都會區也可能出現價格修正,房市將逐漸面臨長期結構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