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公開財務報告,讓外界得以一窺、這位商場出身的富豪元首,究竟靠著哪些領域獲得驚人收入,以及川普除了明面上房地產主業外,私下還有什麼「被動收益」與商業版圖。最新曝光的財務報表,則顯示川普最近一年以來,主要透過加密貨幣、高爾夫球場與房地產授權項目中,合計獲得近十億美元的收入,也讓他再次陷入「利益衝突」的爭議論戰。
《路透》報導中提到,這份涵蓋2024全年度的財務報表,內容顯示川普透過進軍加密貨幣市場,成功靠著自己的名聲,大幅賺進鉅額財富,其中以他姓氏命名的迷因幣(meme coin)——$TRUMP,就是驚人利潤來源之一,畢竟當他喊出要與前220名投資人共進晚宴時,這個誘因就讓投資人願意投注大量資金,只為了能和總統親自會面。
Trump reports more than $600 million in income from crypto, golf, licensing feeshttps://t.co/67k6lnGobkhttps://t.co/67k6lnGobk
— Reuters (@Reuters)June 14, 2025
報告顯示、光是這項投資估計為其帶來3.2億美元(約新台幣94.5億元)收入。除了迷因幣收益外,川普家族還透過一間去中心化金融公司「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擁有該公司多數持股的他們,從中賺進超過4億美元(約新台幣118.2億元),而川普和兒女也有參與比特幣(bitcoin)挖礦業務,以及發行數位資產ETF。
在總統財報中,川普本人申報、他從世界自由金融公司的虛擬幣銷售中,獲得5735萬美元(約新台幣16.94億元)收入,並持有該項目157.5億枚代幣。

除了前述提到的加密貨幣,那屬於川普新涉足的投資領域,這一份財報多數的帳面紀錄,仍然還是他的房地產與高爾夫球場,以及自創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的母公司「川普媒體集團」(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股票創造的財富。
川普過去一年以來,靠著在佛州三座高爾夫球度假村:朱庇特(Jupiter)、多拉(Doral)與西棕櫚灘(West Palm Beach),以及私人俱樂部海湖莊園(Mar-a-Lago)的營運,至少替他創造2.177億美元(約新台幣64.3億元)的收入。此外,川普本人還從越南一項開發案中,獲得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48億元)的授權金。

事實上,早在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他就曾表明、自己已將家族事業,交由子女管理和信託運作,但這份公開財報的數字,卻顯示他的家族企業,每年仍有諸多收入,最終流向總統本人口袋,這一點似乎存在利益衝突爭議。畢竟身為一國元首的他,有權能影響產業或企業走向,並制定對自己有利的政策藉此獲益,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加密貨幣。
除了前面的投資或企業收入,別忘了川普從很早以前,就非常善於將自己名字品牌化,如今貴為美國總統的他,在財務報告的收入中,也出現好幾筆來自「授權版稅」的費用,像是聲稱「唯一獲格林伍德(Lee Greenwood)與川普總統正式背書的聖經」,讓他從格林伍德聖經(Greenwood Bible)獲得130萬美元(約新台幣3840萬元)版稅。另外還有川普手錶(Trump Watches)、川普球鞋與香水(Trump Sneakers and Fragrances),分別獲得授權費280萬美元(約新台幣8271萬元)和250萬美元(約新台幣7384萬元)。
Trump's#Crypto Empire
— Coinpedia (@CoinpediaNews)June 14, 2025
🔹#DonaldTrump’s 2024 disclosure reveals over $778M in crypto earnings, led by $320M from$TRUMP coin, $400M+ from#WLFI platform, and $1.38M in#NFT royalties.
🔹With 15.75B$WLFI tokens, he’s deeply invested in$DeFi and blockchain-based wealth.…pic.twitter.com/g4sG6dhh4v
另一個同樣充滿爭議的商品,就是NFT(非同質化代幣),川普本人靠這個虛擬卡片賺進116萬美元(約新台幣3426萬元),其妻子、第一夫人梅蘭尼亞(Melania Trump)也靠NFT獲得大約21萬6700美元(約新台幣640萬元)的授權收入。 (相關報導: 砸重金邀大谷代言!日本茶飲巨頭為川普關稅傷透腦筋,考慮將台灣、泰國包裝線移往美國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