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襲擊伊朗,川普不同意,也沒反對 分析:採迂迴授權,讓盟友動手,美國不必親自下場

2025-06-13 14:52
2025年6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抵達馬里蘭州安德魯斯聯合基地,獨自走下空軍一號。(美聯社)
目錄

6月13日凌晨3點,以色列戰機劃破伊朗夜空,空襲納坦茲核設施(Natanz nuclear facility)、革命衛隊高層住處與飛彈基地。這是以色列聲稱為了阻止伊朗核武化的「雄獅崛起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但這場精準又兇猛的行動背後,另一個問題也浮現,美國總統川普默許了嗎?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第一時間撇清,說這是以色列的單方面行動,美國並未參與。但英國《經濟學人》指出,以色列在行動前已「通知」川普政府,並獲得某種「未明說的支持」。換句話說,美國雖未出手,但可能也沒打算阻止。

《半島電視台》駐白宮記者費雪(Alan Fisher)指出,美國官方在用「未參與」、「單方面」這些字眼時,實際上是「在刻意與以色列行動保持距離」。但他同時強調,「我們知道川普早就知道這場攻擊即將發生」。

2025年6月13日凌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到以色列空襲。(美聯社)
2025年6月13日凌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到以色列空襲。(美聯社)


川普言行合一執行「戰略模糊」策略

攻擊發生前一天,川普接受訪問時說:「我傾向(伊朗)簽協議,只要談判還在,我不希望他們(以色列)行動。」語氣平靜,沒有譴責,也沒有警告。川普背後支持力量也分歧,其中MAGA派叫囂要力挺以色列「去除核威脅」,外交派則希望繼續與伊朗對話。而川普選擇了折中方案,不說同意,也不出聲反對。

川普的「戰略模糊」不只出現在話語上,行動上也一樣曖昧。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以色列選擇此時出手,是因為認定伊朗已跨過「危險的核門檻」。以色列情報單位表示,伊朗的核武零組件製造與研發進展迅速,已累積足以製造「15枚核彈」的裂變物質,只需幾日即可組裝。

6月12日,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理事會剛通過決議,認定伊朗違反不擴散義務。雖然這次譴責多針對過去紀錄,但也為以色列空襲提供政治正當性背景。

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扎米爾(Eyal Zamir)直言,伊朗核計畫已「無法回頭」。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在事前錄影演說中,強調必須防止一場「核子浩劫」發生。美國早在空襲前就從伊拉克與黎巴嫩撤僑,增派航母與B-52轟炸機進駐波斯灣,部署上明顯是為衝突升級做準備。這一切,說川普毫不知情,恐怕難以說服人。

根據《半島電視台》,川普重申自己當初參選的承諾,是要終結中東的「愚蠢戰爭」,不願讓美國捲入伊朗戰事。但正因為這樣,他對以色列的容忍態度,也成了一種迂迴的授權方式,讓盟友動手,美國不必親自下場。

2025年6月13日凌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到以色列空襲。(美聯社)
2025年6月13日凌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到以色列空襲。(美聯社)

伊朗報復第一步行動,派出逾百架無人機

不到24小時,伊朗發動報復。根據CNN報導,伊朗向以色列發射超過100架無人機,以色列國防軍(IDF)表示所有防空系統全力運作,「這是與過去完全不同的事件,接下來將是艱難時刻」。

CNN同時引述IAEA說法報導,布什爾(Bushehr)核電廠並未遭攻擊,該設施為伊朗首座核能發電廠。IAEA並指出,納坦茲(Natanz)鈾濃縮設施也未出現輻射異常變化。

 Maxar Technologies的衛星圖像顯示2025 年1月24日伊朗納坦茲核設施。(AP)
Maxar Technologies的衛星圖像顯示2025 年1月24日伊朗納坦茲核設施。(AP)


以色列、IAEA與伊朗官媒皆證實,納坦茲設施遭到命中。這座距德黑蘭約150英里的設施,是伊朗最關鍵的濃縮鈾研發據點,用於開發與組裝離心機。從地面拍攝畫面可見,現場濃煙四起。

此次行動中最受矚目的目標之一,是伊朗革命衛隊(IRGC)總司令薩拉米(Hossein Salami)少將。他作為伊朗最強軍事組織的領袖,薩拉米直接向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報告,是伊朗政軍體系中最有實權的人物之一。

根據伊朗國營媒體報導,薩拉米在德黑蘭的IRGC總部遭擊中身亡。CNN防衛分析師薩能(Beth Sanner)指出,這相當於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遭到斬首,「你可以想像,伊朗人會如何反應」。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襲擊德黑蘭後,消防員和民眾清理住宅區爆炸現場。(AP)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襲擊德黑蘭後,消防員和民眾清理住宅區爆炸現場。(AP)


IRGC隨後發出聲明悼念:「薩拉米少將無疑是伊斯蘭革命中最傑出的指揮官之一,無論在科學、文化、安全、或軍事戰線,他始終走在第一線,誠懇、睿智地奉獻給最高領袖,捍衛革命與伊朗人民的理念。」

薩拉米的死亡不僅對伊朗軍方是一大打擊,對國內政局同樣產生震盪。根據伊朗分析人士指出,薩拉米在國安體系內深具整合力與象徵性,其去世恐引發接班與忠誠重組的連鎖效應。短期內可能強化強硬派主張,要求報復到底;中長期則可能暴露伊朗軍政權力的內部裂縫。」 (相關報導: 聊天機器人當心靈導師、職涯顧問,可靠嗎? 小心聽到的不是寶貴意見,是阿諛奉承的話術 更多文章

無人機是第一波,接下來可能是飛彈,或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局勢走向失控邊緣,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正進入報復循環。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