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債券市場風起雲湧,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的消息引發市場熱議,甚至有人擔憂美債的地位是否因此受到動搖,更有人質疑「美國例外論」是否正走向終結。對此,源鉑資本創辦人暨執行長胡一天在風傳媒節目《下班國際線》表示,現在大家在談的「穩定幣」,都是希望能夠透過美元公債市場的結構性調整,來逐步讓持有美債機構的性質可以換掉。
胡一天表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之前提出一個「333計畫」,就是3%赤字、3%GDP成長率、每天300萬美國原油能夠賣出去,某種程度,這是他想像中在合理範圍內,協助美國達到開源節流的中長期目標,不過現在看來有點困難,因為關稅影響加上地緣政治動盪,現在很多人預估,今年美國GDP增長可能搞不好有1%、2%就已經很不錯,甚至可能還會是負的。
穩定幣可以拯救美元地位?
胡一天指出,然而,美債還是要有人來買,不能讓美聯儲跟財政部背後自己去消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現在大家在談的「穩定幣」,還有銀行資本適足率一些關鍵指標的調整,都是希望能夠透過美元公債市場的結構性調整,來逐步讓持有美債機構的性質可以換掉。
胡一天續指,穩定幣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穩定幣的發行商,如果因為美國「天才法案」通過,能夠在美國合法拿牌照經營的話,等於是出現一批新的能夠承接低利率、短期美國政府公債的準金融機構,那今天它還是協助美元作維持美元的地位,可是因為營運結構不一樣,營運範圍也不一樣,可它們又是有美國法案保護的,所以它們可以成為協助財政部、協助美聯儲跟白宮,至少在短期內,讓美債在借新還舊的時候,有一群很適當的買家可以進來承接這些債務。
胡一天提到,現在比較知名的像USDT或USDC,這些所謂穩定幣的運營商,在外面流通量大概幾百億到幾千億,如果這個部分被擴大,比如說1、2兆美元,那後面連結的,可能就是以比特幣為首,所謂貨幣的成交量,還有它相關的金融商品會大規模放大,然後就會給這些穩定幣運營商有一個非常好的空間,可以去協助美國政府維持局面。
胡一天解析中美博弈:鬥而不破,高度依存難脫鉤
對於主持人提到「美國財物都燒起來了,這時要怎麼跟中國打仗?」胡一天認為,雙方都有客觀認識到自己本身之間這種鬥而不破,然後又高度依存,甚至某些層面互相補助的情況,這是一個經濟的事實。畢竟在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下來,中美雙方千絲萬縷的關係,要斷是很難斷的,脫鉤也不可能完全脫鉤,可是在國防關鍵領域,要做到堅壁清野,相信雙方都有很堅決的意願要實現這樣的情況。
胡一天表示,假設今天他是人民銀行,可能更在乎的是自己本身所謂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那樣的發展模式,能不能夠不要亂了步子,有自己的步驟在往前推進,所以在這樣子的戰略方針指導下,相信人民幣的穩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中方應該不會希望人民幣變成投機炒作的標的。
胡一天強調,當美國本身成為世界不確定性來源時,中國可以成為一個確定性的來源,利用這個機會去爭取跟歐洲還有亞非國家,能夠在某一定的框架裡面,能夠更加地貨暢其流,讓中國的過剩的產能可以得到釋放,同時又能在這個過程,間接來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但他不認為,中國會主動去挑戰。 (相關報導: 「台灣出口脫胎換骨!」謝金河揭靠2大關鍵產業飆升:台灣一點都不小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