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祭出全球關稅大戰導致中美貿易持續對抗,中國將以限制關鍵戰略資源出口反擊,這一系列美國關稅與經濟制裁政策,不僅影響美國國防體系與電子產品,也已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從關稅到稀土之戰進入白熱化,凸顯美國戰略全然誤判。
中國稀土禁令成為打擊美國的強力武器,川普一度要將進口關稅喊到245%,依舊難敵產業供應鏈的緊縮壓力,使得中國先有底氣而不下跪。中美之間的貿易博弈超越「關稅壁壘」範疇,進入「戰略資源與軍事關鍵」階段,川普政府企圖構築「去中化」的供應鏈戰略,反讓中國得以展現全面性的反制手段,利用稀土金屬的封殺禁令,將讓美國在全球產業與軍事部署中陷入困局。
稀土材料素有「工業維生素」之稱,應用在能源、軍事、高科技以及航空航太等產業,稀土元素如釹、釤、釓、鏑等,在衛星通訊、精密導航、雷射武器、導彈系統等用途廣泛,本身具有無可取代的戰略價值。中國面對國際貿易壓力持續上升,早就強化對於稀土的出口監控,今年3月祭出限制七類涉及軍事用途的稀土出口,當中包含用於雷達、高功率雷射以及電子干擾系統的關鍵合金。如今,川普使出關稅「七傷拳」,反而難敵中國回擊「組合拳」。
中國第一拳使出「多邊制衡」的地緣戰略,不以申報審核等用途導向的「間接策略」封殺稀土,鎖定高科技軍用領域,放緩東南亞與歐洲民用產業相關規範,不僅減少國際壓力,順帶拉攏中立或親美國家,美國構築的產業鏈圍堵網,反因關稅政策而提早潰敗。另外,美國軍工複合體一旦遭到牽制,間接對於波音、雷神及洛克希德馬丁等軍火大廠造成產線延誤及成本上升,美國戰略資源也被鎖喉。
中國第二拳加速供應鏈內部供給循環,並且促進高端製造業向外拓展,美國雖在高端晶片與AI晶圓設備對中施壓,卻也凸顯在反制力道上欲振乏力。中國不只體現在出口限制,更在政策整合與資本投入轉進,一方面限制對外輸出稀土,同時補貼國家境內替代產業,透過由外而內的戰略回應,迫使美國在地緣經濟戰中喪失主導。
美國從關稅之亂到稀土之戰,不再只是凸顯「貿易順差」議題,而是全球戰略的結構重組,中國雙雙回擊稀土出口限制與軍事科技控管,突圍美國長期以來依賴資源壟斷與全球供應鏈控制。未來,美國恐將作繭自縛,陷入「制裁越多、依賴越深」的無限循環,忽略自身沒有掌握戰略資源,還以國際政治操作吹哨壯膽,怎讓美國再次偉大?
*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相關報導:
真的是拿稀土換留學生?川普宣布美中「談成了」美股這樣反應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