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網路直播,一身肌肉比他腦袋還要搶鏡的館長陳之漢,在眾多網紅之中,因為滿嘴下流粗鄙的言論,儼然成為新一代的社會言論意見領袖。很多人不敢恭維,但他的確成為台灣次文化的代表。
不能臭幹譙的館長,好看嗎?
他語不驚人死不休,可以左罵民進黨,可以右批國民黨,甚至和黃國昌上街頭號召群眾反紅媒,近來又轉了性,成為兩岸和平大使,只是這回收起了滿嘴髒話,稱讚起對岸的偉大建設,沒有罵髒話的館長,一樣引爆三十萬的流量,但問題是,流量的蜜糖,終究能撐多久?這場「割草秀」總有退潮的一天吧?
館長之所以引領次文化風潮,其實是因為他滿足了社會底層對於往上層階級流動的理想,以同時更完成了中產階級用最原始的三字經、情緒性發言謾罵的夢想!
粗鄙的言論,招攬認同感與優越感
對底層社會來說,他沒有念啥書、混黑道,卻能白手起家,的確堪稱楷模。他「為善欲人知」,除了熱烈的昭告天下「我很善良」,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還包含告知底層社會「我上岸後捐得比知識分子還多」;值此同時,他又刻意保有粗鄙的言論,這些都是讓次文化階級的人們產生「認同感」,進而從他身上找到凌駕其他階層的「優越感」。

而對於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來說,他那粗鄙、看似沒水準的批判謾罵,更完成了知識分子和中產階級,因為文化水平與教育制約,和平日受限於傳統社會束縛所無法做的事情。他就像是代表不敢出頭的大家,去街頭抗議丟雞蛋的陳抗人士,丟的越多,大家看的越爽,他罵的越賣力,DONATE他的人就越多。
那次他割了綠草,這次他割了藍草
當然他更厲害的是,選擇最有流量的話題、選擇最有流量的立場!
所以在選舉的時候,他肆無忌憚的在節目裡大放厥詞,無非就是要創造話題,要所有的媒體報導他驚世駭俗的粗鄙言論,進而讓所有的政治人物為了流量,不得不上他的直播。
從2016年開始的兩次選舉,由於都是蔡英文勝選,所以他一開始立場挺綠,2019年還和黃國昌走上街頭反紅媒,綠營支持者開心得不得了,這次他割的是綠草。
而之後疫情期間,民進黨政府因為疫苗延誤處於挨打地位,他開始批判綠營,2020年他被槍擊受傷,批判的更厲害,指控民進黨黑道治國,立場丕變,一路從陳明文罵到雲豹能源的酬庸,藍營支持者聞之拍手叫好,這次他割的是藍草。
大陸之行,割完小草再割粉紅韭菜
等到柯文哲的民眾黨出來,他「感念」黃國昌當他的辯護律師,轉而支持柯文哲,不僅出錢出力力挺民眾黨,在柯文哲因涉嫌貪污被羈押後,還號召群眾到北檢、立法院聲援。媒體人張禹宣公布,館長挺柯文哲,一個禮拜獲得將近57萬的抖內,這次他割的是小草。
只不過小草畢竟人數不夠多,眼看健身房生意實在撐不下去,他動念到對岸,當起兩岸和平大使,果然一啟程就是話題,從「中國沒有禁止翻牆」到「中國廁所有門」,儘管你覺得他無知,但他就是有辦法創造流量,竟然和汪小菲開起了直播,這次他割的是粉紅小韭菜。 (相關報導: 杜宗熹專欄:館長上海行是「浪子回頭」?洪奇昌登陸是顏色對了! | 更多文章 )

「低級紅」恐被炒成「高級黑」
但沒有臭幹譙的館長,好看嗎?我總覺得少了點兒味,就像雞湯沒有烏骨雞一樣乏善可陳。他一味的讚美對岸,我更擔心的是他那只有肌肉的腦袋,講不出什麼高級的話語,萬一一個不小心,「低級紅」被人炒作成「高級黑」,那可就偷雞不著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