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80週年,提及這段歷史當今人們往往有一大誤區,就是認為二戰即同盟國與軸心國兩大陣營的戰爭。可是從二戰期間名義上同屬盟軍陣營的國共兩軍不斷摩擦這點來看,又似乎不是那麼簡單。事實上即便跳出中國戰場的範圍,蘇聯與英美的關係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融洽,從歐洲到亞洲戰場上各地的抵抗區內部也存有親共和共力量之間的鬥爭。
筆者非常容易就能舉出二戰期間中國戰場外的幾場「國共摩擦」,例如自由法國與法國共產黨、英國扶持的波蘭倫敦流亡政府與蘇聯扶持的波蘭盧布林政府、南斯拉夫保王派切特尼克與南斯拉夫共產黨游擊隊之間都有極為強烈的對立。菲律賓與馬來半島的抗日組織,包括華僑抗日組織內部同樣有反共與親共兩股勢力存在,在打擊日軍的同時彼此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