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模界林志玲」女模蔡語芯因施打牛奶針昏迷、家屬決定拔管引發爭議,再度突顯台灣社會對於「腦死」與「植物人」兩者概念的混淆。三軍總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陳俊吉指出,台灣可能超過七成民眾,甚至部分醫療背景人士,都未能完全理解這兩者的本質差異。他呼籲大眾建立正確觀念,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爭議。
「腦死」:生命終結的不可逆狀態
陳俊吉醫師在臉書粉專上解釋,「腦死」意味著個體已然或即將進入死亡狀態。他強調,此時僅是腦部(包括腦幹)功能先行停止,身體機能暫時藉由醫療儀器維持,但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通常在不超過兩週的時間內,心臟也會隨之停止跳動,宣告生命正式終結。因此,人一旦被判定為腦死,絕不會轉變為植物人狀態,也無須擔憂後續長期照護的龐大費用問題。此外,腦死判定有一套嚴格的法定程序,不容許任何模糊或灰色地帶,其主要目的之一,正是為了器官捐贈的合法性與透明性。
「植物人」:仍活著,但意識喪失
相較之下,陳俊吉醫師指出,「植物人」則明確是「活人」。植物人患者的大腦皮質功能受損,導致他們喪失了意識和認知能力,但腦幹功能通常仍在,能維持基本生命徵象,例如呼吸、心跳等。由於植物人仍處於「活著」的狀態,法律上並未死亡,因此植物人是不能捐贈器官的。
這波討論會被放大,與女模蔡語芯的事件高度相關。蔡語芯於5月25日在北市大安區醫美診所進行舒眠電波療程時,在施打牛奶針後陷入昏迷。在院方告知家屬已判定為腦死後,家屬於12日決定拔管。然而,此舉卻遭其閨蜜團質疑是為錢而急於拔管,不願等待奇蹟發生,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這起事件更透過媒體發酵,讓「腦死」與「植物人」的醫學概念再度成為社會大眾檢視的焦點,也證明了陳俊吉醫師所言,社會大眾對於這兩者的理解確實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間。
責任編輯/李伊晴 (相關報導: 喝咖啡千萬別碰5種東西,小心喝出癌症!99%的人都不知道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