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日看鋼管舞:一場嚇壞幼兒園家長的表演

2018-09-05 11:40

? 人氣

深圳一所幼兒園開學日竟請辣妹跳鋼管舞來炒熱氣氛,家長看了全都嚇壞,怒喊要幫孩子辦退學。園長卻忍不住為鋼管舞抱屈。(圖/截自微博)

深圳一所幼兒園開學日竟請辣妹跳鋼管舞來炒熱氣氛,家長看了全都嚇壞,怒喊要幫孩子辦退學。園長卻忍不住為鋼管舞抱屈。(圖/截自微博)

暑假過後迎接學生回學校的,通常是新同學、新老師,深圳一家幼兒園日前舉行開學典禮,卻選擇利用鋼管舞與學生慶祝新學年來臨。

位於深圳寶安區的新沙薈幼兒園周一(9月3日)開學日請來一名女子表演鋼管舞。從網上的片段看見,一名穿著露肚臍裝、短褲的女子,在設在學校操場的舞台上,依靠著一條鋼管起舞,不時扭動身體,台下有一些學童圍觀。

寶安區教育局事後在官方微博公布,局方已經解除幼兒園園長賴榮的職務,並要求園方向家長和社會道歉。事件仍然引起廣泛批評,指出在幼兒園公開表演鋼管舞是「俗不可耐傷風敗俗」,還有許多意見指出鋼管舞本身並無不妥,但質疑這種表演是否適合在幼稚園舉行。

「園長怕不是瘋了吧?」

園長賴榮接受中國《新京報》訪問時指出,她認為鋼管舞是種運動,她自己也是鋼管舞愛好者,學習了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賴榮指出,日前到幼兒園演出鋼管舞的女子是她的鋼管舞老師,當天開學典禮還有中國舞、古典舞、爵士舞、兒童舞等其他表演環節。

賴榮還說,她邀請的表演者都是「全公益的」,沒有收取酬勞。「因為開學典禮,我就想把它搞熱鬧一點,沒有想過其他複雜的東西。」

「為甚麼鋼管舞能上世界錦標賽,為甚麼我就不能向孩子們介紹這種舞蹈?」

批評者指鋼管舞本身沒有問題,爭議的地方在於幼兒園並不是讓人表演鋼管舞的合適地點。網友指出,園方在安排鋼管舞表演前先考慮幼兒是否合適在這個年齡段去觀看,畢竟幼兒模仿力很強,鋼管舞又太過妖媚挑逗。

其中一名家長,彭博社駐華自由撰搞人司馬天(Michael Standaert)在社交網站表示,他事後為自己的孩子搞退學手續,並要求校方退回學費,但對方沒有給他學校管理公司的電話號碼。他引述園長稱回應說鋼管舞是很「國際化,很好的運動」,但司馬天認為「在成年人來說也許是這樣,但對三至六歲的孩子卻不是。」

鋼管舞算是一種運動嗎?

鋼管舞在國際上漸漸成為一種體操類運動,有自己的監管機構,自2012年每年都舉行世界大賽。國際鋼管舞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Pole Sports Federation)去年首次獲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Global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Federations)接納為觀察員,換句話說,它暫時獲承認為一項運動。

國際鋼管舞運動聯盟介紹,鋼管舞是一種講求技術的運動,與「體操、跳水和滑冰等一般奧運體育項目無異」。國際鋼管舞運動聯盟目前已經加入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orld Anti-Doping Agency),但如果要成為奧運項目,它還必須加入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成為正式成員,還需要至少有50個國家或地區為鋼管舞成立發展委員會。目前,已經有約20個國家或地區為鋼管舞成立了這種委員會。

但外界始終擺脫不了「鋼管舞等於脫衣舞」的印象。2015至2016年曾有多國的鋼管舞粉絲利用#Notastripper(不是脫衣舞者)標籤,在社交網站推廣鋼管舞其實並非一定有色情元素。這個運動卻引起脫衣舞者反對,他們認為這個運動反而會引起對脫衣舞者的歧視。

國際鋼管舞大賽(World Pole Sports Championships)

-運動員必須演出11個指作動作,如果他們以具創意的方法把它們連續表演出來,可獲加分

-2012年首屆大賽只有46名運動員參加,發展至2017年的大賽已經229名參加者,其中40名參加者是男性

「喪禮脫衣舞」

除了鋼管舞,中國農村地區近年有數宗村民在喪禮搞脫衣舞表演的報道,令中國文化部於今年年初宣佈,會加強打擊紅白喜事「脫衣舞」的表演。

一般相信,這種喪禮的做法源自台灣。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人類學家馬克‧莫斯科維茨(Marc Moskowitz)對BBC表示,1980年左右,「喪禮脫衣舞」表演開始在台灣獲得廣泛關注,其後在當地逐漸變得更為普遍。

即便是在台灣,這種喪禮也很少在大城市舉行。去年,台灣嘉義縣議會前議長董像的喪禮,請來了50名鋼管女郎站在吉普車上載歌載舞送行,送行隊伍長達數公里,陣仗相當大的告別式引來不少人駐足欣賞,據董像的家人透露,死者生前就愛熱鬧,家人希望為他舉行一個風光的告別式。

但一些喪禮被批評是舉辦者用來顯露財富的手法。《環球時報》報道稱,一些中國農村家庭,願意花上等同他們年薪幾倍的價錢,去聘請演員、歌手、諧星和「脫衣女郎」在喪禮表演,一方面安撫逝者家屬,一方面則為吊唁的人提供娛樂。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