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時光走廊》晚清台灣稀世影像系列(5):民俗篇(上)

2020-11-15 09:05

? 人氣

此時正值日本殖民初期,民間仍保存著與晚清時期一致的風貌。(圖/徐宗懋圖文館)

此時正值日本殖民初期,民間仍保存著與晚清時期一致的風貌。(圖/徐宗懋圖文館)

清朝時期的台灣是一個典型的移民社會,所以在宗教、民俗、飲食、服飾、傳統工藝等方面與大陸內地無異,尤其是延續了福建傳來的閩南文化,以及閩西和越東遷移過來的客家文化。本期是約1907年左右日本人所拍攝的臺灣民俗人物照片,包括了販賣食物的兒童、傳統的紡紗、販賣、理髮以及大戶人家的相貌和穿著。此一時期,日本在臺灣的殖民尚未深化,民間基本上仍然是清朝時期的風貌,因此這些影像實際上與晚清時期的臺灣完全一致,也得以讓我們一窺臺灣被割讓予日本前的風土人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座島嶼上的居民自陸或其他島嶼遷移漂洋而來,渡過暗潮洶湧的「黑水溝」驚險地上岸,來到人稱「福爾摩沙」的寶島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和其所屬文化來來去去,其中,漢人與中華文化在17至19世紀間在此地深耕,最早一批的渡臺移民大多來自福建、廣東兩省的閩南人和客家人。他們一開始的匯聚地區在西邊沿海,隨後在府城(安平)、諸羅(嘉義)、鳳山(高雄)等地形成大小聚落,後來又有港口城市安平、鹿港與淡水。

閩粵移民多為窮困的農民和漁民,來到臺灣尋找新的耕地和漁場,經歷開山墾荒、篳路藍縷,他們在這片遼闊的墾地出產豐富的作物,使得台灣與中國沿海形成了區域分工,也就是農產品與手工品的交換,貿易組織「郊」,或稱「行郊」、「郊行」出現,或在兩地城市來往,或在多處城市進行單一商品的貿易,港口繁榮起來,便有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諺語,不但代表了台灣自南而北的開發順序,更隱約能看出台灣自農轉商的趨勢。

只是在繁華興盛的經濟背後,社會的根基卻不太安定,移民社會同鄉互相扶持的情義,促成同一祖籍的人們集中住處、幹活、做生意在一塊。但越來越重的人口壓力自然造成土地、資源的爭奪或是糾紛,再牽扯上族群間語言、習俗、信仰的殊異,以閩、客及漳、泉之間的械鬥最為常見,次數頻繁,著名的「頂下交拼」甚至影響了取代艋舺商業地位的大稻埕興起。身處異鄉的移民為了尋求心靈上的安定,將生活的中心寄託在家鄉的信仰與廟宇,大小廟宇從此出現於南台灣鄉里之間,而保佑海上航行的媽祖也成為最受崇信的神明之一,而王爺信仰以及玉皇大帝、關公、城隍、觀音與土地公也廣受人民祭拜。

01  販賣果物零食的兒童

1(圖/徐宗懋圖文館)
(圖/徐宗懋圖文館)

一條舖滿石子的街上,四名兒童提著籃子或托著竹篩,上面放著水果與雜貨,沿街叫賣,所賺取的金額可以貼補家用。

02  製作木桶的師傅

2(圖/徐宗懋圖文館)
(圖/徐宗懋圖文館)

一名木工師傅蹲坐在騎樓下,留著清代辮子頭,身穿漢人服飾,以傳統工藝製作日常生活用的木桶。

03  紡紗的婦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

徐宗懋圖文館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