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到底是自願還是被迫?史料揭80年前文明最黑暗一頁、駭人「慰安所」誕生內幕

2017-07-04 15:06

? 人氣

日本的慰安婦政策直至今日依然為人詬病,也造成諸多台灣、韓國等殖民地婦女一輩子難以抹去的陰影。究竟當時是出於何種歷史因素與考量才會擬定出這樣的對策?招募慰安婦的過程,又有什麼內幕?

「慰安婦」的動員

隨著「總體戰」(日語稱「總力戰」)的開展,自1931年的滿洲事變起,亞洲進入了太平洋戰爭,女性相較於男性,遭置於二級國民的地位,也被迫協助戰爭遂行。少數或弱勢族群往往會圖求對國家有積極貢獻,力圖透過此舉脫離自身處境,亦即「同化」於多數主體,特別是在總力戰的情況下,談及「宗主國/殖民地、中央/地方、都市/農村、富裕/貧困、男性/女性時,會促使相對邊緣的後者參與前者,幻想透過這種參與能向前者的中心靠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女性受到鋪天蓋地的「賢妻良母」思想束縛,在以家庭為(立身)基礎的同時,尚被要求主動參與戰爭,捲入總力戰。而動員女性的方法各式各樣,由製作慰問袋、千人針(千人刺繡)等象徵性的大後方活動、維持家庭,到以護士、「慰安婦」身分從軍等等。

在太平洋戰爭下,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就是日軍為了士官兵,設置了慰安所,裡面擁有應該被稱為「性奴隸」的「慰安婦」。

最早設置的慰安所,就目前所能判明,是1932年爆發上海事變時,與中國軍隊交戰之際,日本海軍陸戰隊在上海所設。海軍軍醫中尉高杉新一郎在1942年日本性病預防協會以「戰局下的性病問題」為題演講時,因為聽眾皆為性傳染病的專門醫生,因此他直接先說:「我不知道向各位如此說明是否合適」,接著說明:「為了從頭到尾都能提供無毒的賣娼婦,須由海軍的軍醫直接『控制』,這樣的說法有點惡劣,但希望諸位之後都能費心注意。透過注意各種細節,上海海軍士兵成功對抗了花柳病,狀況最好的時候,上海海軍病房內染上花柳病的患者僅有一人。」高杉對於因設置「慰安婦」而有效預防性傳染病,感到自豪。

設置「慰安婦」的第一個目的,如上所述,便是為了預防性傳染病。當然,設置「慰安婦」的目的不僅止於此,這也是為了防止日軍的將士官兵強姦,還可防止官兵前往當地「賣春店」時可能洩漏軍事機密等風險,而且給予官兵「性」的安慰,也能提高士氣。

根據北支(華北)方面軍第三十五師團步兵二一九聯隊警備隊第七中隊的「營外設施規定」中「特殊慰安所」的規定,條文明記「經營特殊慰安所之必要藥品、防護用品等,得由公物中領取,其細項則由軍醫部長規定之。」從中可以看出想透過軍醫預防性傳染病的企圖,由此也可知,軍隊想要透過設置「慰安所」,有系統地對將士官兵實施性傳染病預防對策。

關於「慰安婦」,最初是動員在日本賣春的女性。永井荷風在他的日記《斷腸亭日乘》中,1938年8月8日有如下敘述。

造訪水天宮後街的「叶家妓戶」。老闆娘跟我聊起,今年春天在軍部人士建議下,打算前往北京開家料理店兼旅館,因此前往北京一個月,之後回來募集約三、四十名賣春婦,但總找不到妙齡女郎。

加上是在北京開設陸軍將校軍官的遊玩場所,先不算女郎的預付金,光是房屋與其他費用就需要二萬日圓。雖然軍部說願意融資一萬日圓,只求務必募集能配得上年輕軍官的女孩,但因華北氣候太過惡劣,最後還是辭退了這個邀約。

當時為了在北京開一家旅館式的女郎屋,跟軍部的官員周旋前往找尋合適房子時,軍方還打算把舊二十九軍將校宿舍提供出來作為女郎屋。此外也談到了要送賣春婦前往華北,與軍部和內地警察署聯絡的其他相關事宜。

獲得此情報的叶家妓戶老闆娘,在警察默認下經營賣春行業(私娼),因此警察與軍隊便利用此弱點,要求她募集「慰安婦」,然而因為當地氣候嚴峻,又召集不到女性,老闆娘拒絕了這個要求。

荷風在這段敘述之後寫道「世上真是不可思議。軍人與政府才剛說應該把全國內地的舞廳全數關閉,就想要往戰地送出大量娼婦。沒有比這幫軍人更加任性胡來的了。」他嚴厲批判了軍部,也讓我們得知最初是從日本國內募集「慰安婦」,而這些募集則與像老闆娘這種經營賣春的業者,或以人身買賣維生的人有關。

最早正式進行「慰安婦」歷史研究的千田夏光,曾對一位於1937年招募過「慰安婦」的男性進行口述訪談。訪談中,男性說明自己既非軍人也非軍屬,「我是被福岡編成的聯隊硬生生帶往中國的,並非什麼軍隊專用的商人買辦。例如士兵想要酒,我就去設法籌來等等……就幹這些事情。」這位男性自陳,他透過踏訪日本國內的私娼賣春業者,募集女性。

1938年3月11日,陸軍省兵務課北支(華北)方面軍、中支(華中)派遣軍的參謀長所發的「關於軍慰安所從業婦女等募集之件」通牒中,指摘「慰安婦」募集問題如下:

為在支那事變之地設置慰安所,有利用取得軍部理解名義,自內地募集從業婦等情狀,不僅傷及軍部威信,且有招致一般民眾誤解之虞。或有從軍記者、慰問者介入,不經統制自行募集,亦有引起社會問題之虞。又或因委託不適任者募集,竟有採誘拐等方法而遭人檢舉,引發警察當局調查情狀,此等皆須注意。

至少將來關於此類募集,應由派遣軍管制,派任周到合適人選,實施之際,應與地方相關憲兵及警察當局保持緊密聯繫,除保持軍隊威信之外,並應周詳考量,以期不造成社會問題,上述事項依令通牒。

關於從日本國內招募「慰安婦」一事,出現誘拐之類的做法,因為牽涉到軍隊的威信,陸軍省也相當重視,要求注意負責募集的人選。當時日本公開承認「貸座敷」的賣春,此外在小吃店、咖啡館、「待合」(紅燈戶)等以各種名義掩飾的場所賣春,也得到某種程度的默認,伴隨而來的人身買賣,實際上政府也採取放任態度。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募集「慰安婦」的行為,連陸軍省都認為有問題。

然而,另一方面,成為「慰安婦」的女性中,也有自願為國家獻身的人。在東京公娼地區吉原經營茶屋的福田利子,回想當時的情況表示:

這是從各方聽來的,正確的人我也不知道,十六年左右,軍隊來了命令,要吉原派出從軍慰安婦,命令似乎傳到「貸座敷組合」來了。貸座敷組合便通知各妓樓,募集想要前往前線的花魁31,區分為內地勤務與前往外地兩種,參加者被派往稱為「任地」的地方。(中略)

參與的花魁當中,有因為成為從軍慰安婦便可將契約年數歸零因而加入募集的人,也有想與士兵一同行動,而希望前往前線的人。當時不一定是強制,基於本人期望,想跟軍隊一同前去的花魁,人數很多啊。

亦即,吉原的娼妓中有許多人依照自己的意志,志願成為「慰安婦」。即便從事遭人蔑視的賣春業,自己仍然可以協助戰爭,能為國盡一份力,國家利用了女性想成為一級國民的願望,將她們送往戰場。

就這樣,最初的「慰安婦」是從日本國內募集,但隨著戰爭擴大,僅靠國內募集的「慰安婦」已經不敷所需,因而也開始徵召朝鮮、台灣等殖民地或占領地的女性。待日本步入與英美作戰的階段,除了理所當然地送往中國大陸,也開始派送「慰安婦」前往東南亞、太平洋諸島。在殖民地與占領地徵召女性成為「慰安婦」的場合,無可否認背後有軍方勢力強迫的情狀。

1942年3月16日,台灣軍參謀長對陸軍省送出電報,說明派往沙巴的50名「特殊慰安婦」之中,不僅「人員不足且出現不堪工作者」,有必要再追加20名,希望陸軍省「諒解」。從電報即可明白看出,由殖民地徵召「慰安婦」已然是軍方作戰策略的一環。

使男性戰意高昂—「性的慰安」

隨著戰況惡化,日本在國內各地設置防空部隊,而日本國內也隨之漸次設立慰安所。設立這些慰安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用「性的慰安」來昂揚男性的戰鬥意志。

原本論及「慰安婦」時,重點是日軍以武力為後盾強迫殖民地與占領地女性,這當然非常重要,但絕不僅止於此,而要從為何使用「慰安婦」這個名稱來思考。這個名詞的發想,完全來自女性給予男性「性的慰安」之後能促進他們戰意高昂,而此發想正是問題所在。

為了男性的「性的慰安」,理所當然要女性甘於性的痛苦,這樣的理論正是維持日本公娼制度的基礎,其中正好蘊含要求男性在性方面的剛強度,以及女性在性方面的溫柔度之性別觀點。更嚴重的是,這是戰爭時期的性暴力,而對女性的歧視,正是產生「慰安婦」的元兇。

隨著戰局惡化,1944年2月29日,東條英機內閣對「關於停止高級享樂具體政策綱要」達成閣議諒解。這是讓高級「料亭」(餐廳)、高級「待合」、藝妓「置屋」(紅燈戶)、咖啡廳、酒吧等商家停止營業,並對都會密集地區的劇場、電影院等進行整頓的措施,現實上還帶有針對美軍空襲的防空對策與提振國民精神之目的。

不過,另一方面,賣春相關營業仍被容許,綱要中記載「令全數待合一齊停業後,高級待合繼續保持停業,但低級待合則廢止其名稱,實質上改為慰安所性質之場所,可使其繼續營業。」「藝妓置屋及藝妓有必要進行慰安性質營業者,改其名稱仍使其營業,除此之外皆令其休業。」可以明白看出政府認可將「低級待合」改為「慰安所」,也認可藝妓進行「慰安性質營業」。

實際上,這是認可「待合」與「藝妓置屋」進行私娼行為的措施。此綱要尚附隨決議「關於停止高級享樂(接客業)具體政策綱要之施行上應留意事項」,其中對於「低級待合」也規定,「關於廢止其名稱令其改為慰安性質,使其繼續營業之特別措施,必須充分斟酌,並在最低的必要限度上給予承認。」「關於該政策之實施形式等,依地方實情處理之。」這暗示在取締方面有不少彈性空間。

此綱要決定後約一年,來到1945年1月,內務省警保局警務課彙整了「伴隨高級享樂停止後接客業的現況與輿論」,為使男性戰意高昂,更加強調「性的慰安」之必要性,更公開說明「重新認可低級待合作為性的慰安設施」。

在這種國策下,「藝妓置屋」改組為慰安所。1945年5月15日,東京小石川區設置了接待所(慰安所),白山的藝妓被要求服務警備兵,藝妓也改稱「接待婦」,對將士官兵提供「性的慰安」。

當地的富坂警察署長命令此接待所:「接待婦每個月必須接受兩次以上的健康診斷,執業時必須隨時攜帶相關票證」、「接待所必須設置衛生室並常備器材,致力防止病毒傳播,同時也鼓勵遊客使用」。到太平洋戰爭末期,在「性的慰安」名義下,日本國內也擴增了「慰安婦」的人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游擊文化《歧視:統合與排他的日本近現代史》(原標題:動員上戰場-「慰安婦」的動員)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