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根本是部「兩岸鬥爭史」!報頭「這行字」曾有玄機,一看就知哪家報社對中共不爽

2018-12-07 12:30

? 人氣

經過10年籌備,香港新聞博覽館5日開幕,這是亞洲首個與新聞有關的展館,可能會成為香港地標之一,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打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踏進這個展館,參訪者可以看到大量香港新聞界的現況和發展史,甚至會很高興地看到一些已倒閉報章的名字,以及記者的採訪工具。

不過,對政治感興趣的讀者也許會更樂於從中發現,香港媒體在過去數十年來有「左報」和「右報」之分。前者指的是親中共的報章,後者是親國民黨的報章。

中共在大陸建立政權後,香港就成為國共鬥爭的戰場,它們在港都有代表性報章。左派有大公報、文匯報和新晚報等,右派則有香港時報和工商日報等。

當時國共雙方是「漢賊不兩立」,因此,香港的左派和右派報章也是勢同水火,互不相容,成為兩岸鬥爭的縮影。

除了「自己的報章」外,當時兩岸當局也是盡量拉攏香港其他報章。而1980年代,當時香港雖然人口沒有今天多,但報章卻不少,包括華僑日報、星島日報、星島晚報、成報、新報、快報和天天日報等。

當時這些紙媒或許基於老闆本身的立場,又或是受兩岸當局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也展示了其政治偏向。但大致而言,這些紙媒大都認同中華民國,因為它們在報頭上刊登的日期都以「中華民國」紀年,並非北京使用的公元紀年。

這種結果,無論是兩岸當局的成功拉攏,還是報社老闆出於自願,足以顯示其時的國民政府在對香港主流紙媒的工作處於優勢。

除了紙媒,當時的電子媒體也少有親共的,其中商業電台更以反共著稱。

因此,30年前的香港主流媒體即使不是全部親中華民國,可以說大都遠離中共。

另外,早年由於香港大專院校數量很少,也沒有新聞學系,當年香港不少學生遠赴台灣升讀大學,而新聞系是他們的熱門選科,當中尤以政治大學新聞系十分聞名。

當年畢業的香港僑生成為本地媒體僱聘的對象,由於他們與台灣有淵源,心態上難免親台。據了解,當時台灣駐機構也有專人與他們聯絡,定期舉辦聚會,以拉攏他們,在必須時可以發揮作用。

但形勢逆轉,踏入1990年代,隨著香港前途問題獲得解決,以及大陸改革開放後與香港接觸日益頻繁,加上兩岸力量此消彼長,香港媒體在兩岸接觸上也有了顯著變化,「中華民國」的字樣也逐漸從報頭上消失。

責任編輯/趙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