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觀點:國人當支持學校管理手機

2025-03-23 06:30

? 人氣

筆者認為,國人應支持學校管理手機,自制力是孩子一生的護眼神器,從小培養良好習慣,才能避免近視與健康隱憂,受益終身。(AP)

筆者認為,國人應支持學校管理手機,自制力是孩子一生的護眼神器,從小培養良好習慣,才能避免近視與健康隱憂,受益終身。(AP)

攸關學子身心健康,近日有兩發展。一是衛福部國健署公布,2至11歲兒童近視率為24.1%,小學生35.3%與幼兒6.5%。該署強調近視發生的年紀越小,越容易成為高度近視患者,高度近視容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二是教育部研擬「高中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會議,管理手機、平板、Apple Watch等行動載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關於近視,使用3C產品應是首犯。當前孩童均為「數位原住民」,父母或監護者能以身作則而非眼睛黏在手機上嗎?能夠耐心教導而非用影視換取自身自由嗎?孩子缺乏自制力,不知「延遲酬賞」(delayed gratification)的重要性,甚至認為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類似地,還有頸椎等健康問題,「手機頸」源自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低頭族的頸椎過度彎曲和壓力集中,甚至導致椎間盤脫出、骨刺形成以及神經受壓等問題。當前,教育部國教署補助視力檢查等設備,實為治標不治本。

至於管理,可預見地,各式意見紛湧而至。包括教育部保持彈性,卻被教團認為缺乏具體規範,而要明訂全國統一標準與罰則、避免條文模糊。有人認為英法等國作法值得參考,但沒說出洋人也是「滿頭包」,包括自由派與保守派攻防不已。就如《文選》所示:「人各有所好尚,蘭茝蓀蕙之芳,眾人之所好,而海畔有 逐臭之夫 。」教育部不論怎麼做,都有贊成與反對者。因此,國人當思比較證據權重,例如,有何比較可信的證據支持某做法?其次,比較福祉與風險,當福祉大於風險時,就值得考慮某對策,例如,禁止課堂使用手機的福祉很大,包括專心問答;風險很小,包括手機通知緊急事件的機率很少。

孩子自小養成自制的習慣,一生受用。到了大學則「積弊已深太難改」,筆者經驗是,很多大學生傾向於隨時檢查手機;期末給禁滑手機的老師低評分,因此,老師明哲保身而「只要不吵就好」。實屬不幸。

*作者為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