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20日上任後,提出的多項關稅政策於2月4日施行,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影響。而在加拿大、墨西哥提出讓步措施後,中國則態度強硬,祭出反制政策應對。對此資深媒體人陳鳳馨指出,提高關稅對中國影響不大,純粹是面子問題,但墨西哥、加拿大是真的會傷筋動骨。
陳鳳馨在網路節目《東南西北龍鳳配》中指出,川普的關稅工具面對哥倫比亞、加拿大、墨西哥等小蝦米具有強大影響力,但面對中國卻無效。在川普祭出關稅政策後,中國2月4日宣布對美國天然氣加徵15%關稅,原油、農業機械、皮卡貨車,大排氣量汽車徵收10%關稅,並對Google進行反壟斷調查等反制措施。
陳鳳馨認為,川普以莫須有的罪名加徵關稅,逼迫影響國進行談判和付出。美國使用買空賣空的方式,以10%關稅為籌碼,逼迫影響國做出讓步,但若下次又祭出關稅政策,影響國可能需付出更大的代價應對。
陳鳳馨表示,關稅政策若實行,美國自身會受到很大影響,何時會變成「紙老虎」,值得觀察。根據美國知名國際經濟智庫PIIE推測,美國若施行提高關稅政策,美國中產階級扣掉減稅後,每月仍增加1200美元支出,低薪階層則更多。而中國在關稅政策影響下,GDP和通膨影響程度都較加拿大、墨西哥兩國少,且都在可控範圍內。
中國展現與加、墨不同的態度?唐湘龍:不再只是屈服的姿態
對此,唐湘龍表示,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的態度可較強硬,因為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加、墨兩國很難擺脫分工體系。唐湘龍推測,加拿大、墨西哥僅是將已準備好的措施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雖然並未做出新的承諾,但可讓川普藉此使他國看見關稅政策的影響性,和影響國對其的態度。
此外,唐湘龍提到,他對川普與習近平針對關稅問題進行通話可能性的高度懷疑,他認為,很可能是川普主觀上想進行談判,但中國領導人對不同議題的分工明確,不太相信習近平會因此與川普進行談話。在川普第二任總統領導下,中國試圖做出與加拿大、墨西哥不同的示範,展現當美國施行打壓時,並非只有一種屈服的姿態。任何以經濟為手段進行的制裁或抵制,是政治選擇的問題。
唐湘龍指出,中國對於川普第一次領導與第二次領導展現出不同的態度,現今中國表現的較為沉穩,以加倍奉還、硬碰硬的態度面對川普的關稅政策。
對此,陳鳳馨認為美國是選擇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國家,使用關稅手段。因此由於台灣沒有足夠的應對底氣,可能受到較大影響。而美國對中國存在許多管控,無法從中國進口,轉單效應雖到台灣,但台灣對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會因此提高。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川普關稅威脅是虛張聲勢?謝金河曝背後3大重點:戰略逐漸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