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重塑中國自信,「海歸迷戀」不再?唐湘龍:美國恐後悔拒絕中國人

2025-02-07 08:00

? 人氣

中國AI「DeepSeek」在AI產業和科技圈投下一顆震撼彈,讓中國科技業在國際中嶄露頭角。(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AI「DeepSeek」在AI產業和科技圈投下一顆震撼彈,讓中國科技業在國際中嶄露頭角。(資料照,美聯社)

2025年春節,中國AI「DeepSeek」在AI產業和科技圈投下一顆震撼彈,讓中國科技業在國際中嶄露頭角,對此,資深媒體人陳鳳馨指出,過去中國成功的經驗都是複製,現在新世代則是想做出與眾不同的成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陳鳳馨在網路節目《東南西北龍鳳配》中指出,DeepSeek的出現可能改變AI界,但其並非橫空出世,背後的公司「幻方量化」早在2010年成立,以量化投資為成立目的,運用AI運算出投資策略,並運用時間差做出大量投資。幻方量化因此獲得巨大收益,且在量化基金和金融圈中具有高知名度。

陳鳳馨指出,DeepSeek目前正在和中國國產的GPU合作進行適配調整,若成功代表DeepSeek將不再受輝達晶片影響,可看出美國AI圍堵的計畫失敗。此外,中國的阿里雲、智譜AI等大型語言模型已經發展完整,可與GhatGPT等量齊觀。

陳鳳馨表示,美國科技股中近兩年吃AI紅利的公司,現在要吃苦頭了,而過去因為AI算力太貴而無法使用的公司,現在則會走上坡。而對中國影響部分,過去在美國科技戰的制裁下,投資人看到的是中國市場的機會,認為中國科技公司成長有限,因此給出的本益比不高;但現今中國科技業出現突破,國際投資人看到中國科技業創新突破的機會,因此阿里巴巴、金山雲等股票皆呈現上升趨勢。

對此,唐湘龍認為,DeepSeek結束了OpenAI的壟斷,OpenAI的問題可能此刻才開始顯現, 除了面對技術競爭外,高昂的成本也是很大的問題。他說明,中國大陸到去年9月的統計為止,AI相關產業已達6000多億的規模,4000多家廠商,成長驚人。

此外,唐湘龍表示,中國年輕人對於「如何成為中國下一個世代的領導階層」存在自己的想法,以運用中國自身的資源、人才為趨勢,思維與放羊的世代已不同,甚至對海歸人才的可用性存在疑慮。中國年輕科技世代找到自信後,中止了對「海歸」的迷戀,形成了全新的價值觀,敢於採用本土人才、資源。

唐湘龍認為,美國現今試圖花重金挖角中國人才,但中國優秀人才在本土扎根後,美國難以挖角,反而美國可能後悔過去拒絕中國人才進入美國。未來中國本土培養的人才,其科技思維與觀念與美國有很大不同,將影響中國新世代受培養的自信,連帶影響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有意在科技領域深造的人才,會將中國列入留學選擇內,未來知識、科技人才的流動方向很可能因此改變。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DeepSeek、川普大魔王還沒過!製造業景氣燈號轉綠燈 台經院示警不確定性超大

‧ 黃仁勳為了DeepSeek給輝達員工發公開信?查核中心報告出爐:假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