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南鐵地下化爭議中通過徵收,勢將爭訟難了

2018-09-25 07:10

? 人氣

南鐵案徵收程序結束,但因未實質協議價購,日後恐將引發爭訟。(朱淑娟攝)

南鐵案徵收程序結束,但因未實質協議價購,日後恐將引發爭訟。(朱淑娟攝)

爭議長達六年的台南鐵路地下化徵收案,在19日內政部通過土地徵收後,程序宣告終了。爭議的兩方,一是行政院長賴清德,二是面對徵收的鐵路沿線居民,官與民鬥,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公平的戰役。期間賴清德從台南市長變行政院長,手握行政權一路佔上風,居民則在政府龐大的機器底下,屢戰屢敗但堅持不懈,即使到了最終回明知必敗,還是一早4點搭車北上,堅持走到最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反倒是內政部到最後一關還說不清楚徵收的必要性何在、更拒絕舉辦行政聽證,讓南鐵計畫公開被檢驗。最後排除居民閉門審查、晚間再默默發出新聞稿宣布通過。這場戰役官方可說勝得灰頭土臉,居民卻輸得光明磊落。

「台南鐵路地下化」是將火車站周邊鐵軌轉成地下的一個計畫,全長8.23公里,此案爭議焦點在於路線的選擇,路線不同關係徵收戶數的多寡。交通部在1996年曾提出一個版本,將地下鐵軌做在現有地面鐵軌下方,就是所謂「原軌版」,但2009年修正路線,將地下軌移到現有鐵軌東側,稱為「東移版」。

拒絕舉辦行聽證會,官方就輸了理

這兩個版本都經過官方驗證,都可以完成鐵路地下化,對交通部和台南市政府來說,不論選那一個路線都可以達成目的。理論上政府進行公共建設,基於保障人民私有財產,應該選擇徵收面積最小的方案,也就是原軌版。但交通部及台南市政府卻堅持採用東移版,這導致徵收面積從0.387公頃,擴大到3.03公頃,本來不用拆的房子變成要拆,才會引發長達六年的爭議。

在這過程中雙方幾度辯論,也都認為自己的版本最好,到底誰說的有理,需要公正第三者來評論,這就是當年行政程序法中有「行政聽證」的起源,這兩年來居民也一再要求舉辦行政聽證,但官方一下說法未明定要辦、一下說時間來不及,總之就是拒絕舉辦。然後交通部、內政部、台南市政府卻一再拒絕,並高舉手中的行政權直接判自己贏,在居民抗議聲中程序持續往前推進。

土地徵收審議小組是如何評斷徵收公益性、必要性?

終於來到最後一關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這個小組最重要的任務,是依土地徵收條例規定,評估這個徵收是否具備公益性、必要性,但當天交通部的簡報中完全沒提到這個,引發政大地政系教徐世榮當場怒斥:「土地徵收最關鍵是對基本人權的侵害,這個委員會應該是審基本人權的委員會,但剛剛報告談的是工程、補償、安置、最後跟你說行院已經核定。一個字都沒談到基本人權,不能在口頭報告時說書面意見都有你自己去看,真是丟臉!」

會中還發生一段插曲,自救會長陳致曉提出,2017年10月20日「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要求我國說明,當天到場的內政部次長林慈玲說,土地徵收審議委員不知道如何審理「公益性、必要性」,所以要舉辦行政聽證。林慈玲正是19日土地徵審小組的主席,她本來要回應,但陳致曉說這段話有錄音,她就不再說什麼,也未交待小組是如何審查徵收的公益性、必要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